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编剧赵冬苓:透过“沙尘暴”揭示人性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编剧赵冬苓:透过“沙尘暴”揭示人性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4-07 10:07

  悬疑剧《沙尘暴》该剧由一桩横跨八年的锅炉焚尸案勾连出新的案件,揭示了乡土熟人社会背后的人性裂痕。硬核推理的手法回归了真正的“悬疑”本色,观众津津乐道深挖剧中细节,讨论角色的命运与行为动机。

  《沙尘暴》编剧赵冬苓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打磨这个故事,整整用了3年时间。她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破案故事。悬疑剧不应只是一场解谜游戏,更应是一面照见时代与人性的镜子,赵冬苓说,“希望《沙尘暴》能成为这样的镜子。”

  第一次写悬疑剧

  赵冬苓是我国著名电视剧编剧,其众多家喻户晓的作品中不乏《警察荣誉》《无所畏惧》《以法之名》等司法相关题材,“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写悬疑剧,但我觉得好像已经为这一天准备了多年”。她从小对悬疑类型故事有所偏爱,《福尔摩斯探案集》、日本推理小说、同题材美剧等都有大量涉猎。但是赵冬苓更在意的是塑造人物,以及在逻辑严谨的前提下找到清晰的主题。

  《沙尘暴》的缘起来自多年前采访过程中,检察官向赵冬苓介绍的一个真实案例。“锅炉里突然掉出一具尸体,漫天的煤灰裹挟着真相扑面而来,那个场景在我脑海里深深扎根,于是想要开始倒推故事。”剧如其名,“沙尘暴”不仅体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更隐喻了熟人社会间,被黄沙遮蔽的残酷真相与人性。“我设定了一个边陲小镇,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里面的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剩下的人在苦苦寻找出路,与命运抗争。”

  目光投向落伍者

  谈到主题确立的初心,赵冬苓说,她创作过很多主旋律作品,这些作品的目光主要投向挺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这样的人物确实值得我们塑造,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榜样。但是那些落伍者呢?这是我过去在写其他作品时经常想到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沙尘暴》补上了我这个遗憾。”

  虽然片长只有12集,但赵冬苓着重塑造了近10个人物,每一个都有历史,有正在进行的行动,有他们细腻的心理冲突。

  其中她非常喜欢的是王良和刘盈盈这组复杂的关系:王良完全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人物,从小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也没学会如何爱。他可以说从来没有见识过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和人之间正常的关系。正是因为他的愚昧和善良导致了悲剧。刘盈盈这个角色则倾注了赵冬苓和导演很多心血,“一个非常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她本来有大好的前途,最后被迫成了牺牲品,但她在绝境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赵冬苓另一个非常喜欢的女性形象是孙彩云,“她是影视作品中很少见的一个女性形象,没有任何顾忌,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说,《沙尘暴》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孙彩云的想象力有极大关系。”

  称赞演员的表演

  赵冬苓还称赞了演员的表演。尤其是男一号警察陈江河的扮演者段奕宏。“因为这一类罪案故事中,主要的故事都在犯罪嫌疑人身上,警察特别不容易演出彩。我觉得陈江河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和段奕宏的塑造有绝对的关系。他赋予了这个西北糙汉鲜活的生命力。”女一号张佳宁过去在影视剧中都是乖乖女、邻家小妹形象,刘盈盈是非常大的一次突破。赵冬苓也表示一开始主创团队并没有觉得张佳宁适合这个角色,“她之所以出演,是因为她的热爱打动了我们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可以说热爱是第一生产力,张佳宁的表演非常令人惊艳”。

  文/记者 杨文杰

  统筹/满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库布其沙漠治沙进行时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