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绵延传承的共有情感

来源:人民日报2025-04-07 09:32

  王 馗

  清明,万物初生的一段明媚时光。经历了冬天蛰伏和春耕劳作后,人们乐享草长莺飞的自然之趣。中国戏曲中有不少作品,用诗一般的语言和唱腔,回应着清明节带给人们的这种舒适愉悦。

  南北方众多曲种都有的歌舞小戏《小放牛》,叙述的是牧童和村姑共赏春光,互相逗趣而心生爱慕的生活片段。戏中的两个青春男女,一问一答,你唱我和,一派浪漫天真的气息。就像京剧里唱的:“三月艳阳天,放牛到村边。野花红又艳,山草青又鲜,黄莺儿枝头叫,白鹅戏水间。今日风光好,山歌唱连天”,天人相谐、万物共生,人事物态都极其干净纯粹。世间的一切都按着自己的生命律动,张扬着无拘无束的生命意志。

  京剧《小放牛》演出剧照。北京京剧院供图

  戏中牧童与村姑的载歌载舞,将众多民间知识掺杂其中,并用通俗易懂的唱词,将唐代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一诗,做了形象化的演绎。“牧童开言道,姑娘你是听:用手一指,东指西指,南指北指,过了这高坡,有几户人家,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村姑你过来,你要买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嗨”,一段唱词妙趣横生。舞台表达不再是文人诗歌中细雨纷纷、神情凄迷的惆怅,在人物手指目顾、你来我往之间,体现出“清明”贴合自然、顺应自然、张扬自然的节日之义。

  元人康进之创作的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也将背景置放在清明时节梁山例行三日假期。李逵正准备踏青赏玩、买酒饱醉。清明时山水花树特有的温润舒爽之感,正暗合了梁山带给李逵的心理感受。因此,面对桃树上黄莺啖食花瓣的天然景象,他竟然“绰起这桃花瓣儿”,细细打量,在自己“黑指头”之上,不但看到了“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而且为逝水飘花生起惋惜之情来。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透露出如此细腻甚至女性化的情思,以极大的艺术反差,为李逵这个形象填充进活泼的人性和纯粹的情感,也为剧中李逵被误导的主体情节,做了喜剧化的气质铺垫。

  清明节从自然节气转变成民俗节日,与寒食节、上巳节都产生了文化关联。特别是晋文公重耳火烧绵山的传说故事,不但延续了上古时期禁火、改火等制度带给后世的集体文化记忆,而且让介子推这个人物承载起后世儒家“忠孝”伦理观念,让扫墓、祭祖、插柳等仪式活动有了更加稳定的形象依托。从元代杂剧名作《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到近代依然流传的《焚绵山》等剧目,可见其绵延传承。

  元代以来,戏曲屡屡将清明节祭祖、上坟等民俗活动,作为塑造人物、推进剧情的重要桥段。在元杂剧《墙头马上》中,正是因清明时节裴少俊替代父亲去上坟祭祖,才有了裴尚书在后花园发现裴少俊和李千金的隐婚事实。南戏《杀狗记》第二十二出《孙荣奠墓》中,也是在清明时节,孙荣与哥哥已是贫富悬殊,在双亲坟前哭诉遭遇。在众多剧种演绎的《打侄上坟》中,陈大官因挥霍家财,落得乞讨为生,清明祭祀父母之时,极尽忏悔。在源出南戏故事的京剧《小上坟》中,萧素贞清明哭坟,痛诉自己独立支撑生活的不易,由此与回乡祭祖的刘禄景夫妻重逢。不少民间小戏同样借着清明祭祀亲人的背景,来表达孤独无助的悲苦情绪。

  这些作品通过清明祭扫的民俗活动,将中国慎终追远的家族观念赋予其中,剧中人物不论身世贵贱,不论境遇落魄还是腾达,都展示着不忘祖宗、勿失亲情的伦理观、道德观,这种价值立场让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人性表达。春光烂漫的“清明”,也就有了浓淡深浅各异的感伤色彩。明代剧作家孟称舜创作的杂剧《桃花人面》,以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蓝本,用前后两年清明发生的故事,细腻地展示“春水无边,隔无端春梦远”的怅惘。这种细腻委婉的情感心理和人物故事,在陕西碗碗腔《金琬钗》中得到了更加复杂的渲染,其中的折子戏《桃园借水》至今脍炙人口。

  中国人共有的情感,让清明节有了极大的包容性,也让一个节日折射出丰富的人性光彩和生活内容。这是我们葆有这个节日,延续这样的戏曲,最充分的理由。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