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0亿潜在观众,如何拍得口碑崩坏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10亿潜在观众,如何拍得口碑崩坏

来源:文汇报2025-04-15 10:06

  ■记者 卫中

  在清明档中,改编自热门游戏的《我的世界大电影》以微弱优势成为票房冠军。然而,无论国内外,该片的观众口碑都十分拉垮,人们从这部作品中很难找到值得被记住、被感动的亮点。开画当天,这部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仅51%,其中不乏“灾难性”“无趣愚蠢”等差评;豆瓣评分5.7,是同类型引进片中的较低水平。有观众留言写道:“在游戏里挖100分钟矿,也比看这个100分钟的电影有价值。”

  凭借庞大的玩家基数,《我的世界大电影》的票房成绩更像是好莱坞对游戏粉丝群体的一次精准收割。这并非个例,每次有知名游戏IP改编的电影上映前,都能看到游戏粉丝们自发的宣传和造势,但鲜少有作品能在非粉丝的观众心间留下痕迹。如何从游戏改编电影的这片富矿中打造出晶莹的宝石,既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短板,也是游戏产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的影视从业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制作无诚意,“创造”沦为苍白口号

  风靡全球的游戏《我的世界》拥有逾10亿的用户,中国玩家占比近30%。在这个以方块为基本元素构造的世界里,玩家可以建造城市、举办赛事,发挥创意;也可以选择体验外出冒险或是在家享受多样人生。在游戏之外,社区、直播等丰富完善的生态体系让玩家群体寻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让游戏玩家们奔走相告的《我的世界大电影》上映后获得的口碑不佳,“无聊”是普遍共识。

  一位家长打出一颗星评价:“孩子很喜欢,但还好账号在我手里,电影实在太幼稚了。”从观众的批评意见来看,不少人认为这部影片的套路陈旧:“只是把好莱坞翻来覆去拍过的东西再拿出来排列组合一下。”作为合家欢电影,《我的世界大电影》保持积极乐观的基调:对游戏世界“走火入魔”的史蒂夫找回了现实世界里的乐趣;产生矛盾的姐弟重新和解并关注对方;少年得意、中年失意的“垃圾侠”在冒险过程中找回乐观向上的自我。但这些“正能量”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已有太多呈现,《我的世界大电影》未见丝毫的创新和提升,以至于影院内成年观众昏昏欲睡。

  到了战斗场景,小朋友们的情绪瞬间被拉高,诙谐幽默但并不血腥的打斗风格很对孩子们的胃口,这成了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能让小观众忘情投入的片段。然而,游戏《我的世界》一直标榜的培养玩家创造性,在影片中仅仅以制造道具的方式呈现,这让角色挂在嘴边的“创造”更像是苍白的口号。

  游戏改编电影,不只为了讨好粉丝

  基于《我的世界》全球玩家层出不穷的创意,在游戏中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二创并不鲜见。比如,在游戏《我的世界》中再现泰坦尼克号海上航行的风采,相当寻常,充满创意的玩家早已实现了“排空海水”,带人们领略这艘沉睡在海底、锈蚀斑斑的巨轮残骸。据统计,《我的世界》20.59%玩家年龄在15岁以下,43%的玩家年龄在15至21岁之间。很多经典影视作品出现在他们出生之前,是游戏让他们产生了看“爸妈的电影”的兴趣。

  反观电影行业对经典游戏的改编,却难有让人满意的作品。检验一部游戏改编作品,如果能让非游戏玩家的观众喜欢,说明这部作品是电影自身的胜利,而非仅仅是对粉丝情怀的收割。近年来,类似《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神秘海域》《魔兽》《刺客信条》《波斯王子》等知名游戏IP的电影改编,在游戏粉丝的捧场下成绩平平,始终未能实现IP的“扩圈”。非粉丝的观众对人物、故事因果、世界观设定等都十分陌生,这就要求游戏改编电影还要提供丰富精彩的故事线,以及真挚细腻的情感共鸣。

  长剧集《最后生还者》系列或许能为游戏改编影片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基于高品质剧本、出色的演员表现以及对末日后人类社会善恶美丑百态的细腻描画,该系列的两部作品在国内外的影视网站上都位居头部位置,获得大量非粉丝观众的喜爱。

  《文汇报》 (2025年4月15日 05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