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兵法中探究如何打赢思想阵地争夺战——以文艺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为例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兵法中探究如何打赢思想阵地争夺战——以文艺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为例

来源:中国文艺志愿者2025-04-17 10:2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阵地的争夺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社会思潮的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加速演进,一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良渗透有抬头之势。回顾近数十年历史,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平演变”在诸多国家轮番上演;日韩等国娱乐产业曾引起中国社会“哈日”“哈韩”现象泛滥……这无不彰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无不表明打赢思想阵地争夺战、保卫战的必要性。锚定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文艺志愿服务作为党领导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助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有必要从“文”与“武”的两方面结合中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找到“全胜”的方法论。

  《孙子兵法》中有五事,“道天地将法”,本文结合近年来文艺志愿服务发展实践,以“兵法五事”为切入点,从文艺志愿服务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术打法、人才队伍、制度保障五方面阐述如何构建“文武双全”的战略格局,助力打赢思想阵地争夺战。

  道,就是构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文艺志愿服务战略方向

  文者,贯道之器也。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任何一场斗争,本质上都会体现各自阵营的文化态度,都会贯穿各自阵营的思想意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文艺志愿服务的“道”就可以从这三个法宝之中提取思想、凝聚共识。

  首先,提升文艺志愿服务社会影响的统一战线之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是战必胜的重要条件。任何一项事业取得成功,要看有没有影响力、引导力、号召力、公信力。比如文艺志愿服务虽然有活动、有项目,但要取得实效,就要讲传播效能、讲触达率。因此,我们联动各方,创新构建“全国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央、省、市、县四级2000多家媒体平台,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教育部、网信办、中国石油、万达集团等部委单位企业大力支持文艺志愿服务视听作品传播,实现全国公交、地铁、出租、高铁、高铁站、加油站、万达广场大屏轮播,让有屏幕的地方就有文艺志愿服务优质视听内容,有文艺志愿服务的地方就能传播党的声音。中国人寿无偿为全国文艺志愿者办理保险;深化同中国科协、中科院、司法部等单位联系,建立科技、心理、法律、反邪教等志愿服务团;多部委发文支持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召开首届产行业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座谈联席会等等。不仅如此,文艺志愿服务还助力各行各业创新发展,文艺志愿者受邀参加“网络视听大会”并和广电总局联合主办主论坛,4位文艺志愿者宣读倡议书,号召网络视听行业崇德尚艺;参加“航天文化论坛”,讲述文艺志愿服务服务航天事业的生动案例;参加“读懂中国”国际论坛,对外讲好中国文艺志愿服务精彩故事;“学习强国”平台支持开设文艺志愿服务专题页面……越来越多群体组织对文艺志愿服务认可支持,不但巩固了文艺志愿服务大统战格局,更形成了文艺志愿服务左右联动、上下协同的生态圈。

  其次,以斗争精神夺取思想阵地的模式创新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就要依靠斗争精神。革命年代讲“武装斗争”,和平时期的新时代更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革命年代是“农村包围城市”,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要从发动基层力量开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我们统筹线上线下,从历史斗争经验中创新文艺志愿服务模式,提出“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工作思路,把传播中国精神、做红色精神的布道者作为最终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殷殷嘱托。开创“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模式,主要路径是“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紧扣“健康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心理、健康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文明风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健康完善”的模式内涵,生动体现“全国文联一盘棋”,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实现发动群众、凝聚群众、鼓舞群众。

  再次,践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党建引领之道。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文艺志愿服务取得实效的根本原因。我们始终做到党有号召,文艺志愿者就有行动,增强大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连续两年,以党建引领带动业务培训,以业务培训助推工作开展,将全国分为五个片区进行文艺志愿服务模式的全覆盖培训,线上线下联动至村(社区)一级,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工作有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各地通过文艺演出、文艺培训、展览展示,有的传播创新理论、科普知识、就业指导,有的助力移风易俗、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河北、山东等地还出现了“不入教会入协会、不进教堂进礼堂”的生动局面。这就是把党的思想、党的意志、党的声音,通过文艺志愿服务润物无声的作用,践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天,就是顺应两个大局、时代大势的文艺志愿服务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服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就是文艺志愿服务事业顺应天时的最基本体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概括来说,文艺志愿服务的战略目标就是“服务中国之治,创造美好生活”。基于此,2023年以来,我们联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创新开展“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就是聚焦满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结对子、种文化”,变“输血”为“造血”,培养一支留得下、传得开的基层文艺人才队伍。仅2024年一年,全国各级文联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联动2263个市、县级文联开展了5807项“强基工程”活动,就近就便选派了5.6万名文艺志愿者与基层文艺骨干、文艺社团和文化产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子数量1.2万个,受益人数达2826万人次,有力夯实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

  为展示“强基工程”成果,我们通过打造全国性“文艺赛事”,引入竞争机制,以音乐人才结对培养为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村歌嘹亮”主题展演,全国30个省(区、市)派代表团参加,推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15%,全方位宣传展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优秀文化文艺、群众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实践证明,音乐、舞蹈、摄影、书画等艺术门类本身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文艺赛事则是从需求侧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有了竞争机制和激励表彰,就会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有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就会产生文艺名家与基层群众结对培训的需求,提升群众的文艺素养和文艺工作者深扎成效,也就满足了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维度的需求,进而推动文艺赛事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

  顺势与逆势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不能巧妙顺势而为,那顺势也会变成逆势;如果在逆势中抓住机遇,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2020年为例,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经受住重大风险挑战,在各项工作停摆之时,率先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打造“方舱直播时间”专场演出、“让爱铭记”数字博物馆,3个月内文艺直播11845场,累计时长1.46万小时,6452.1万人观看,共收到抗疫作品投稿10135件,团结起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这些都是文艺志愿服务顺应天时、逆势而上、突破进取的体现。

  地,就是合乎群众需要、因地制宜的文艺志愿服务战术打法

  有战略方向、有战略模式,关键是要看战术打法,关键是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并不是简单去库存、补短板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目的也并不只是为了供需平衡、适销对路,而是要提高人民素养、影响大众审美、引导精神需求。

  近年来,我们全面整合各类资源,突破传统搭台演出的志愿服务,升级为“特别行动+特别节目”,确立每年“3月5日”“5月23日”“10月15日”“12月5日”四大重要时间节点,开创“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与人民同行”“时代风尚”三大品牌,通过国家级的示范活动+发文部署各级开展活动,服务工农兵学商各领域各行业,服务不同文化需求的各地区各民族,每一个节点都能做到六级联动。在这一过程中,成功推出围绕建党100周年、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伟力”特别节目,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致敬大国重器”特别节目,“助力高质量发展”特别节目等等,每一个项目、每一场活动、每一期节目,都有主题、有主线、有亮点、有突破,做到具有文联特色、独树一帜。

  此外,重大主题、重要节点,文艺志愿服务从未缺位。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连续8年采风创作100多首原创作品,在京举办7场原创作品演出。围绕中央主题活动部署,连续多年承办中宣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重庆、河北、浙江、福建四大片区主会场开展“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联动全国各省(区、市)文艺志愿者代表参与。围绕文化润疆、文艺援藏重点工作,推出文化润疆专题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视听作品、专场演出、展览展示等大型活动,将中央的要求、艺术家的追求、群众的需求有机统一。因地制宜不仅聚焦中国大地,也将辐射世界各国各地区,文艺志愿服务也将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积极贡献。

  将,就是汇聚规模宏大、德才兼备的文艺志愿服务人才队伍

  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勉励文艺工作者,文学家、艺术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文艺志愿服务“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才举能,做到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学习实践,通过模式,通过项目,在实践中推动“全国文联一盘棋”,进而在全民参与文艺的过程中推动实现“全民皆兵”。

  一是壮大组织队伍。组织队伍的壮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首先,我们涵盖全部艺术门类的文艺工作者,其次,通过各类活动真正凝聚起省市县乡村各级文艺名家、基层能手,以他们的示范带动吸引更多人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能自觉成为文艺志愿者。这之中,既有大流量释放正能量“文艺两新”,也有德艺双馨的知名艺术家,通过号召引领他们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文艺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已经成为趋势和共识。二是推动党政重视。多地以文艺志愿服务为抓手,推动乡镇、村(社区)成立基层文联,探索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兼任文联主席机制。三是注重激励表彰。每年做好中央多部门联合举办的“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与中央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号召文艺志愿者崇德尚艺,坚守职业道德,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行风。四是锻造管理铁军。培养文艺志愿服务管理者,特别是在职干部的能力素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出人人畅所欲言,人人有专业方向,人人有成就感“三个人人”的管理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党的思想、党的精神、党的意志融入每名干部的业务工作之中,培养一支有情怀、有理想、讲奉献、肯吃苦、能战斗的高素质队伍。

  法,就是建立不断改革、严密规范的文艺志愿服务制度保障

  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制度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把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扛在肩上,才能不断发挥我们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完成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志愿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神圣使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志愿服务法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制度举措和平台建设,文艺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其核心文件是以中国文联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对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加强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建设和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规定。建成中国文艺志愿服务智慧平台,加强人联网、协作网和科技网三网融合,有效管理各级文艺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和志愿者队伍。出台一系列办法,以加强改进对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会的履职和考核管理,为理事会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提供便利、明确要求,发挥广大理事走在前列的先锋队作用,建设温馨和谐的“中国文艺志愿者之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各项制度的更新迭代,使模式推广、组织建设、队伍管理、机制创新等富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向基层延伸拓展。

  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思想阵地的争夺战是有形斗争和无形较量的轮番博弈。知兵非好战,尚武不黩武,我们研究战略战术和战法,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文艺志愿服务,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前景,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才能真正在履职尽责上体现新担当,在模式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弘扬正道上展现新风貌,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助力打赢思想阵地争夺战,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冀彦伟,系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来源:《中国志愿》2025年第3期

[ 责编:刘希尧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