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装剧不能陷入“古不古今不今”的怪圈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古装剧不能陷入“古不古今不今”的怪圈

来源:文汇报2025-04-23 10:32

  盐水棒冰

  古今拼贴,正在成为当下古装剧创作的一股显流。

  所谓“古”,是指无论架空还是有真实朝代背景,都追求在各种物质细节的呈现上将历史还原度做到极致。与之相应的,近年来,古装剧掀起一股“考据式创作”风潮。剧组们争相聘请历史顾问、复刻文物、搭建实景,恨不得把博物馆搬进片场。《国色芳华》中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细致复刻,《似锦》里宋代茶道技艺的精准还原,乃至市井街头非遗表演的活态呈现——这些细节堆砌出的视觉奇观,俨然让古装剧成了“行走的国潮广告”。

  而所谓“今”,则是指在人物塑造和价值观表达等核心层面上,不少剧集脱离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语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将现代社会关于女性的主张灌注在剧中人身上,刻画女性角色如何追求婚姻自由、性别平等和经济权利,敢于挑战传统权威,完成华丽的逆袭——从《梦华录》开始,到《长风渡》《国色芳华》《相思令》《五福临门》《似锦》等,都是如出一辙。女主角们开口便是“没有感情的婚姻如同地狱”,转身就化身商界奇才叱咤风云。

  古装剧因此呈现出古不古、今不今的奇特样貌。这听起来有点分裂,仔细琢磨却又在意料之中——讲究细节不全是出于艺术追求,不顾大礼也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不够。二者其实动机相同,都是为了迎合今天的受众。

  制作方的用户思维在此显露无遗。他们深谙观众既要文化认同又要情感代餐的需求,一方面以历史细节的还原精度来呼应当下年轻人对国潮的追捧,另一方面以人物塑造的现代浓度制造情感共鸣。至于为什么集中于表现女性觉醒,除了呼应时代风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主题与古代语境之间特别容易形成戏剧张力。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剧集里,女主得到男主的倾心,正是凭借她们身上那些现代性的特质。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对于这些依照用户思维打造出来的古装剧,用户们似乎越来越不满意了,屡屡批评其“伪大女主”“金手指加持”,与其说是“古装”,不如说是“装古”。

  在陈嘉映与周濂的一次对谈中,两人聊到如何正确认识古代,大意是说,所谓时代风貌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割裂开来。你不能只要古代的古色古香而不要他们的封建落后。这样的呈现既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古代,也无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

  而“古装”被诟病为“装古”,恰是历史整全性缺失的结果。制作方复刻了香囊茶盏的物质外壳,却抽空了历史语境的精神内核,而将其替换为职场生存、女性觉醒等现代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角色成为了悬浮于时空的“赛博古人”。

  因为无法彻底摆脱古代社会现实产生的“地心引力”,女主角们的“飞升上仙”基本上是依靠两种方式完成的:靠男主,或者靠重生。

  先来看看男主角们的身份:顾千帆(《梦华录》),皇城司指挥使,当朝丞相之子;顾九思(《长风渡》),扬州首富之子;柴安(《五福临门》),洛阳大户人家之子;蒋长扬(《国色芳华》),英国公嫡长子,皇帝的发小和近臣;齐梦麟(《锦囊妙录》),总督之子;郁锦(《似锦》),大周朝七皇子。观众对这些剧集的一大反感,就是女主角们虽然一次次在危机甚至危险的边缘来回试探,但最终都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依靠着男主的权势,踏平坎坷成大道,及至走上人生巅峰。说好的自立自强呢?

  如果说靠男主是为了解决古代背景下故事发展的基本逻辑,那么靠重生则是对爽感体验的追求。

  从《墨雨云间》《九重紫》到《国色芳华》《似锦》,女主无一例外地都借重生开启了自己的“重启计划”。重生的好处显而易见,人生就此变成一场有准备的仗,命运的魔爪除了开局时发力那么一下,之后便再也奈何她不得。

  爽吧?还有更爽的:只要她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的规则和智商都会为她让路。《惜花芷》中,精明能干的夏金娥自从当了花家总管,智商就断崖式下跌,直到未经核实就把所有金银细软交给素未谋面的所谓老爷的门生,于是女主顺理成章接管了花家。《嘉南传》中,反派角色永庆国大皇子拿枪当棍子暴打女主的心上人,结果枪管炸膛把自己给弄死了。《似锦》中,女主为了成功退婚,状告未婚夫将她推入河中意图谋害,而且还告成了。如愿拿到退婚书之后,她回到衙门撤回诉状,主事官员以为她害怕,想要给她撑腰,她解释说前未婚夫当时其实是无意间将她撞下河去的。这不就是诬告吗?然而无人在意,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如此buff满满,确实爽感加倍,但观众又忍不下去了。当爽文的主角从原先不断修炼自己提升技能,从而替平凡的我们去惩恶扬善大杀四方,变成了今天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天生王者,虽然一开始被编剧按在命运的泥沼中装模作样摩擦了几下,但观众知道她们接下来一定会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爽感机制便失效了。

  《国色芳华》播出之后就有评论指出,女主何惟芳的逆袭更像万中无一的特例。除了一心希望自家偶像“独美”的粉丝们,普通观众怕是很难将情感投射在这样的“特例”身上,却更容易将自己代入那些总不被上天眷顾的倒霉女二、女三、女四甚至反派。就像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最让人共情的角色是申公豹。

  明明观众想看的都端上来了,结果却让观众感到分裂和别扭。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不是组装零部件,简单粗暴的拼贴和嫁接只会打断逻辑和价值观的统一链,最终炮制出一个“缝合怪”。

  用户思维本身没有错,文艺作品的大众化和市场化,的确意味着对受众需求的钻研与满足。但受众是庞杂的,仅靠标签和大数据,并不能真正了解用户需求。“大数据剧集”鼻祖网飞曾推出过一部美剧《艾米丽在巴黎》,一股脑塞进了大数据推算出的“观众想看”元素,包括帅气男主、女性主义、异国风情、时尚圈、玛丽苏等,结果招致大量批评,被网友评价为“程序员写的剧本”。

  再来看古装剧的两大关键词“女性”与“经商”。事实上,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女性经商且成功“做大做强”的事例,比如战国时期巴郡一位名“清”的寡妇,靠着做丹砂生意成为《史记·货殖列传》中唯一入列的女企业家;之后北宋的《太平广记》、南宋的《夷坚志》里,都有不少女子经商的故事。从历史的缝隙中打捞她们的故事,丰满故事的血肉,将之搬上荧屏,相信会比那些拍着脑袋瞎编的“装古”剧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

  当制作方选择性地将古代社会拆解成易传播的视觉元素,却拒绝呈现其制度逻辑,把现代价值观硬塞进古风躯壳,却无视人物所背负的时代局限,他们真正满足的,根本不是大众对于文艺作品的需求,而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需求。此时此刻,也许观众应该大声说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