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独唱到复调:文学文本的多种媒介面貌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独唱到复调:文学文本的多种媒介面貌

来源:文汇报2025-04-23 10:34

  王新鑫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的旅程,文学的外延不断开放。

  这其中,纯文学改编为话剧、舞台剧、电视剧等媒介形式数量繁多,如莫言的《红高粱》、王安忆的《长恨歌》、梁晓声的《人世间》、陈忠实的《白鹿原》、金宇澄的《繁花》等。这些优秀的文学著作都先后被改编为舞台和影视作品,且在不同的领域中表现不俗。当下,徐则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同名电视剧刚刚收官,同名话剧运河沿线城市巡演开启,音乐剧也曾在去年公演;陈彦的《主角》及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电视剧,也计划于今年亮相。

  大量文学改编的落地,缘于优秀文本产生的“IP”力量的集聚,缘于开放的文学视野,更缘于当前媒介环境下受众对多模态、多媒介文艺样式的期待。什么样的文学能够被跨媒介“乔装改扮”,不断面向受众呢?这些文学作品有一些相似的基因。

  时空的延展性放大了想象叙事

  无论是哪一种媒介形式,艺术呈现的最终样貌就是作者构筑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既有时间跨度,也有空间维度。时间成为历史的述说者,空间成为故事的延展地。受众在多重的改编里感受到故事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建立起更为广阔的文学地图和审美认知。

  在《北上》原著中,存在两条不同的叙述线索。历史线索为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为了寻找自己的兄弟,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当代线索为电视专题片制作人谢望和为了拍摄《大河谭》而进行考古。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不断互文,制造了丰富的时空延展性,给了其它媒介形式改编广阔的想象空间。

  改编可全景扫描,也可重点刻画。《北上》同名话剧和音乐剧都聚焦原著的历史线扩充演绎,而电视剧则聚焦当代人物的奋斗历史和生活变迁。电视剧的发生缘起设置在20世纪90年代,由花街成长的年轻人与家人的故事来进行追溯,通过运河申遗的牵引线串联运河传说,完成几代人的情感传承,这就是文学的时空延展性给予编剧丰富的想象叙事的结果。按道理,电视剧的体量更大,更容易呈现原著的内容,但是电视剧的延续性反而切断了历史跳跃的可能,而在话剧和音乐剧中,由于剧场的转场相对容易,它们对历史故事和现代故事的处理更有借鉴意义,更能把时空的延展投射在受众想象中。

  金宇澄在小说《繁花》中,描写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后,漫长的历史跨度里上海弄堂几位人物的故事起伏,而同名舞台剧选择在经典的剧幕转换间完成年代叙事,电视剧的改编者更是撷取了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最高光的故事展现“大时代”的人物魅力。改编自梁晓声小说《人世间》的同名电视剧在受众那里得到的好评,又恰因为其完全展开了文学原著的时间轴,让年代剧的基因在电视剧中全面铺排,受众跟着时间和空间的转场完成故事的发生落幕。话剧《人世间》上演在电视剧之后,舞台艺术把表演叙事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展现了文学作品的另一面。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厚重的历史和人性的变迁,舞台艺术充分展示了它的增值功能。

  群像叙事的复杂性是一把钥匙

  文学创作过程往往是“独角戏”,作家写作的身影是孤独的。但在小说内部,原生动力却一直流动,作家所制造的人物图谱令人着迷。文本中群像叙事的复杂性,支撑了作品的跨媒介形式改编。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话剧、舞台剧、影视剧等媒介形式都是一场“多点注意力”的考验,仅仅拥有一两个突出的人物是不够丰满的,鲜活的人物群像才是吸引更多受众的美好法则。好看,不是一两个人物好看,而是各个人物都饱蘸汤汁、有血有肉。

  仍然以《北上》为例,作家围绕“北上”船只上的人物,塑造了一个同船共渡的群像,主角小波罗、翻译谢平遥及各个船工,性格各异,及至他们的后代,人物交织也精彩纷呈。群像叙事让不同的灵魂在故事中交锋碰撞,人性的复杂成为故事推进的伏笔。这样的群像故事,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有了更丰富的阐释可能。

  电视剧改编中,编剧依照原著“按图索骥”,还增加了作品中所不曾有的角色,将故事浓缩在“花街小院”的六户人家中,看上去倒并不觉得违和,恰因为原著中就有丰富的群像。编剧还把主角们的职业置换成了快递业、外卖业等新兴就业群体,贴近地气又引发共鸣。音乐剧改编则特地将非遗传承艺术“船工号子”纳入表演体系,让受众感受群体舞蹈的力量感,凸显运河几千年的奔腾不息。话剧《北上》里人物的戏份也较均匀,两条线索穿行不歇,人物的特点在演员的台词演绎中显现出来。不同媒介形式诠释的重心有所变化,但是由群像叙事散发出来的意义关注却一直蕴含其中。

  小说《繁花》中,阿宝并不是唯一的叙述主角,沪生、小毛等人物都有各自的鲜明特征。同名沪语版舞台剧里,舞台的圆盘转起,演员们站了一圈,每一个看似配角的人物都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大家对小毛的人生故事印象深刻,姝华的反差性表演更令人动容。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作品聚焦白、鹿两家的恩怨情仇,主角清晰,可是秦岭深处那些次要人物,也经常拨动读者心弦,朱先生、黑娃、田小娥等等人物都成长成为读者心中占有分量的角色。这些群像故事从文学作品折射到影视剧等媒介形式中,演员们的揣摩演绎也丰富了人物,让人物更为复杂立体。

  情感始终是最重要的共鸣叙事

  跨媒介改编的核心落脚点仍在情感链接下的共鸣叙事,这既是文学陌生化叙事想得到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它媒介形式获得成功的密码。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呈现多少种媒介样貌,让受众亲近和共情,仍是它们的目标。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受众,也会在不同媒介形式中找到自己心仪的方式。

  自身与故乡的再次相遇,是徐则臣写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构成了电视剧《北上》中的结果呈现。奋斗,寻找,回归,令许多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产生强烈共鸣,编剧深谙共情叙事的影视节奏,也知晓青春偶像的迷影力量,因此大胆地启用青春叙事来吸引这一部分受众,赢得“基本盘”。

  《繁花》的电视剧则是导演王家卫对文学原著共鸣叙事的一次有效提炼,受众在“不响”的王氏影像风格中共享一段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往事,共同被蓬勃的弄潮儿股市商海的传奇打动。舞台剧《繁花》中受众感受最深刻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关系,借由姝华的台词,受众感觉到环境对人物精神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感受到理想主义节拍的触动。《长恨歌》的电视剧则因为女性一生的命运叙事被观众们喜欢,许多观众在跌宕的主角人生中体会着人间冷暖;话剧中“上海小姐”的时间推移和时代前进相互印证,受众在短暂的剧场体验里各自唏嘘。

  总体而言,如果把文学的发生定义为一场作家的“独唱”,那么其它媒介文化形式的呈现则可以喻为“复调”,多屏幕共同观看的作品越来越多。文学文本是各种媒介形式改编的原点,“复调”的呈现却恰如万花筒上演一场“美美与共”。

  在改编的过程中,无论是话剧、音乐剧、影视剧,都有不同的价值空间,跨媒介改编可以构成文学增值,也可能是损耗。比如群像叙事的同时如何突出重点,选取横截面的同时如何兼顾历史纵深,文学性在不同艺术样式中如何体现等,都考验着编导的艺术把控能力。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激发了普通人的创作欲望,可以想象,未来文学作品将会以更多的模样出现在受众眼前,除了传统的音乐剧、话剧、影视作品,也许还将诞生微短剧、动漫作品等等形式,实现单部作品多模态和“多屏化”的生态。在各种文化“复调”的再创造中,不同圈层受众主动创造的文化产品延伸更多期待。

  (作者为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省欢迎海南舰“回家”

  • 3年追踪!新物种“成都卫矛”成功“解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2025-04-21 09:19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2025-04-21 09:18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2025-04-21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