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1万人打卡,游戏演唱会魅力何在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11万人打卡,游戏演唱会魅力何在

来源:文汇报2025-05-06 10:07

  ■记者 宣晶

  “五一”假期,申城同时推出两大游戏IP演唱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超11万人线下打卡。连演三天的“星铁LIVE”2025星穹铁道演唱会(以下简称“星铁LIVE”)“点燃”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四天八场的《明日方舟》“音律联觉”专场演出(以下简称“音律联觉”)“驻扎”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在大麦平台,两大游戏音乐演出的“想看”人数都超过45万,热度比肩顶流歌手的大型演唱会。

  人流聚合有效拉动周边餐饮、住宿等实体经济业态的增长,将“演出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赋能线下文商旅实体经济。“我第一次到上海,是为了看游戏音乐会专程而来。明后天,我还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探访几大知名的‘谷子’商圈,顺便尝一尝莱莱小笼、沪西老弄堂面馆等网红小吃。”00后观众柳闵淳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密密麻麻的“心愿清单”。“早就在小红书上查好攻略,排满三天的‘二次元’探险之旅。”

  舞台技术“画龙”

  “看到主推的游戏角色冲破‘次元壁’,在现实世界里奏乐歌唱,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梦”“现场氛围太绝了,爱上了万人大合唱的感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海量留言。游戏音乐的线下秀场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魅力?

  优质、海量的作品是线下演唱会的内容基础。米哈游旗下的原创音乐团队HOYO-MiX声名鹊起,《崩坏:星穹铁道》中的歌者“知更鸟”推出专辑《空气蛹》,成为音乐平台榜单“顶流”。鹰角网络旗下的《明日方舟》上线之初,就推出了音乐品牌——塞壬唱片。截至目前,塞壬唱片发行200余张专辑,歌曲涵盖多个语种。

  线下演唱会并非游戏音乐的简单搬运与堆砌,而是结合全息影像、现场演奏、歌手演唱、舞蹈表演、灯光秀等多元表现形式,通过先进技术的笔在舞台上“雕龙画凤”。

  “音律联觉”颠覆传统演唱会的视听体验,采用“全息影像+大型道具”的技术方案,加入曲面屏设计、香薰机等设备,创造出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在“星铁LIVE”中,《宇宙有天才》的表演环节通过高规格的动作捕捉技术,使人气角色“大黑塔”的指挥动作流畅真实,全场观众手中的应援灯随之变换颜色。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形式,让观众获得极强的沉浸感体验。

  传统文化“点睛”

  “国风才是最酷的。”柳闵淳告诉记者,“星铁LIVE”的“仙舟罗浮”篇章是大家公推的“第一”。《君莫笑》以极具张力的东方美学惊艳亮相,舞者持酒坛登场,展现出“酒入豪肠”的侠义风骨。《燎沉香》中,舞者借助高空威亚装置踏风而行,红色长袖划出优雅曲线,勾勒出敦煌壁画的流动神韵。《水龙吟》压轴登场,环形激光矩阵模拟出波涛汹涌的海洋,全场观众的大合唱尽显“苍龙破海”的气势。

  《崩坏:星穹铁道》是诞生于中国、辐射全球的IP,此次演唱会不仅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直播平台,还在海外视频平台进行实时的四语直播,并将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墨西哥等地举办多场线下观影会。大批海外玩家实时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直呼“大饱眼福”。

  “草木生,春耕农忙。风吹薄雾,黄莺歌唱……”在“音律联觉”现场,歌手用闽南语演唱了一曲《浸春芜》,饱含对土地的复杂情感,激起全场强烈共鸣。2023年,“音律联觉”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的最佳视觉媒体现场音乐会,将中国游戏的精品制作能力与东方文化的兼容并蓄风格,带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

  拉动消费的“生力军”

  在小红书上,网友晒出了玩家专属惊喜:“入住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附近的连锁酒店时,前台问我是不是参加《明日方舟》的活动,下一秒她竟拿出几套游戏角色纪念卡让我选!”今年,《明日方舟》加入浦东“五五购物节”活动,在世博源区域内设立4处打卡点,并和周边商家联动,观众持电子票即可享受指定福利。此外,静安寺地铁站是粉丝必到的“打卡地”,超大型的游戏人物墙贴、亮着角色灯箱的走廊、摆放游戏装备的橱窗,共同打造游戏IP主题展区。

  “音律联觉”专场演出是第五年举办,四天八场活动吸引观众8万人次。相较去年,“星铁LIVE”2025星穹铁道演唱会则从一场增加到了三场。随着演唱会场次增加、规模扩容,更多玩家获得了亲临现场的机会。年轻观众汇聚于申城两处大型文化体育场馆,不仅带动周边的餐饮、住宿等实体经济业态的增长,还为其他景点引流。

  作为数字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游戏以多元方式连接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将继续坚持‘原创IP+长线运营’的路线,持续打磨内容,并探索更多元的展现形式。”《崩坏:星穹铁道》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挖掘IP的内涵,开展“文旅商体展”跨界联动,向用户和社会传递更多正向价值。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