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音乐成为一生的爱好和陪伴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让音乐成为一生的爱好和陪伴

来源:人民日报2025-05-08 09:35

  王 瑨

  珠江畔,二沙岛,星海音乐厅临江而立,似一架撑起盖面的钢琴。

  一曲《雀鸟》掀起热潮。最后的音符落下,掌声响彻全场。广州青年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广青交”)的“看家曲目”风采依依。

  作为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建立和管理、首个拥有“音乐季”的非职业青年乐团,2011年成立以来,广青交建立起“少年基础班—少年交响乐团—青年交响乐团”三级梯队。将近2000个孩子从这里走出,考入乐团时,年龄最小的6岁,离开乐团时,年龄最大的25岁。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演出。罗宇罡摄

  在广州,这样一种以乐团形式开展的音乐教育,带给人怎样的启示?

  “音乐提高我们对美好的敏感度和对世界的感知力”

  一个月前,香港艺术节,歌剧《卡门》首演,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博士王婧怡买了票。序曲响起,她仿佛回到2011年的夏天。

  当年还是初中生的她,背着琴盒,第一次走进二沙岛的排练大楼。参加广青交的第一次乐队合排,就是《卡门序曲》,她心里直打鼓:近百人一起演奏,会不会乱成一团?“当指挥棒坚定地落下,雄壮和谐的乐声从一群同龄人的手中奏响,每一声镲都击中我的心弦!”第一次合排,让王婧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广青交成员最爱合奏,理由有很多:“聚光灯照向我们,集体给我安全感”“更能体会音乐丰富的层次”“目标一致,一起演奏好一首曲子”。

  他们慢慢懂得:何时将旋律让出去,何时把旋律接过来,怎样来配合,如何去衬托、聆听、合作,最终将几串音符变成恢弘立体的乐章。“这是‘和而不同’。”王婧怡如此总结。

  合奏并非易事。快一点、慢一点,节奏就乱了,高一点、低一点,音准就没了。严格的要求、严谨的训练、严密的配合,广青交给孩子们埋下一颗集体主义的种子。

  这背后是有力的专业支撑。参照职业乐团的建制和管理体系,广州交响乐团对广青交进行专业化管理:在广交大楼专属场地,由广州交响乐团的各声部首席和资深音乐家教学,对所有青少年乐手进行免费、全面的交响乐技术训练。

  “孩子们总是那么认真,有朝气,那么热爱音乐,而且希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这份爱。”广青交音乐总监景焕见证他们的成长。她带着乐团走进学校,让孩子演给孩子看;参演免费普及音乐会,让孩子们带领观众走近交响乐;走出国门,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带向海外。

  景焕清楚记得,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广青交到日本福冈和东京演出,日本观众惊讶于这些孩子用业余时间组建的乐团能达到如此专业的水准。“有观众感慨,闭起眼睛来听,跟职业乐团没有差别。”

  最让王婧怡难忘的,是那场演出返场时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花会开》——日本福岛大地震的赈灾公益曲目。“我坐在第一小提琴声部外侧,清楚地听到有观众开始在副歌跟着唱。”那一刻,她觉得音乐的价值具象化了,“音乐提高我们对美好的敏感度和对世界的感知力”。

  第一次演出成功,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出国巡演,第一次与名家合作……成员的记忆,始终和集体相连。他们享受着鲜花与掌声,也更明白付出的意义、合作的分量。

  “音乐是他们的快乐源泉,也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广青交成立10周年音乐会,离团多年的成员赶了回来。在美国攻读博士的陆衍霖是其中之一。演出节目单、巡演团员手册、广青交团员证……陆衍霖的行囊,有个装满广青交记忆的文件夹。“这里培养了我对专业的敬畏心。原本杂乱无章的音乐,在老师的细致打磨后,逐渐显现威严壮丽,这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原来好的音乐是这样的,原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音乐!”

  高考报志愿,他选择了历史学,但对音乐专业多有眷恋。面临困惑,他请教和他有多次演出交流的大提琴家马友友。马友友的回答至今激励着他:“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和艺术都在探讨作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更希望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让音乐成为他们一生的爱好和陪伴。”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广青交团长陈智敏介绍,最终走上专业音乐道路的广青交团员不超过15%。“音乐是他们的快乐源泉,也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广青交乐团首席林浩毅就读新闻传播专业。他认为,音乐帮助他更好地共情。“在学音乐的过程中,我更能理解话语背后的情感。”于他而言,“音乐是百变的调味剂”。

  广少交乐团首席戎仲桓感知到触类旁通的美。“物理的波函数与音乐相关,数学的反比例函数图像与乐谱相似!”当问及小升初有没有压力时,他回答得极为干脆:“我是班里考试前三名,学习累了,音乐能让我放松。”

  用业余时间培养有专业水准的乐手,让成员全面发展,是广青交的理念。琴课上,老师们教演奏技艺,也讲历史人文、哲学思考。教曲目《逍遥游》,先重温庄子名篇,再体悟老庄哲学,最后引出琵琶和大提琴的交相辉映;教管弦乐《中国心》,引导孩子们思考乐器与主题的表意关系……想象力与逻辑思维、人文素养与音乐底蕴,一起修炼。

  “经过系统训练的成员们,会带动所在学校乐队水平的提升,不少孩子成为校乐队的主力。”陈智敏说,从长远看,会为我们的未来注入艺术基因,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音乐从孩子们抓起,是这么好!”

  小红书上,账号“广州青年交响乐团中提琴声部”发布了一条趣味转场视频。孩子们专门用这个账号记录自己国外巡演的足迹。

  孩子们因音乐启程,路上却不只有音乐。每次去外地演出,日程允许的情况下,乐团都会组织成员们去文化地标游览。年龄大一点的会带着年龄小一点的成员做攻略,探索城市的人文景观。休息时,成员们自觉成组,“小乐队”训练起来。

  “在西班牙巡演时,团里的孩子在街头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踢足球。”陈智敏记得很清楚,“他们很容易融入新的环境。了解每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也是让孩子成长的历程。”

  小小年纪远渡重洋,“家长大多以粉丝团的身份来音乐会捧场,每次也只有十几位。我们的孩子都由导师来管理。”除了老师的照顾,团员间也互帮互助。“去国外演出,年龄最小的孩子还在读小学,年龄大的上大学,‘以老带新’,相处融洽。”陈智敏说。

  “每天练琴两小时”“其他学科为主,练琴占20%”……即使是广青交中年纪最小的少年基础班,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日程表”。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学习音乐,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较强的自我管理和选择能力。

  作曲家赵季平曾感慨:“广青交让我看到了中国音乐从孩子们抓起,是这么好!”

  毫无疑问,作为当今人类文明的关键要素之一,音乐的意义已远超娱乐功能,渗透到文化、社会、情感、心理等多个层面,日益成为塑造个体与集体的重要力量,其多维价值印证了贝多芬的观点: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从贾湖骨笛的“其声清越”到曾侯乙编钟的“金声玉振”,乐声悠扬地流淌于中华文明的最深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传统,形塑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不断续写着“礼乐之邦”的故事。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故事,未完待续。音乐曾让他们相聚,也会让他们在人生路的更远处、更高处再次相遇。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