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我们体面地再跳最后一支舞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让我们体面地再跳最后一支舞

来源:文汇报2025-05-12 10:26

  王海云

  有时候会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契诃夫,尤其是《樱桃园》。在一个充分相信个人力量能改变历史的文化传统里,当时代浪潮落下的那个时刻,被壮丽波涛掩饰的沙滩露了出来,如同被砍伐一空的樱桃园——究竟是哭泣,还是体面地跳一支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罗德里格斯给了我最贴近我心目中的回答,那是最符合我想象中的《樱桃园》的样子:慵懒、日常、漫不经心。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贵族繁复的衣裙,唯一的庄重是轨道灯杆上的水晶灯,却能轻易地被推向远方。时光流逝,庄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日渐陈旧,失去了旧日风光的女主人也只能在舞会上款待与往日完全两样的来客。

  契诃夫永远都在写着这样褪色的宴会:《三姐妹》中的命名日舞会,即将失去樱桃园的时刻喧嚣而绝望的宴会。

  演员散落在舞台上,乐队在人群中间,交谈着毫无内容的谈话,生活着毫无意义的生活:睡前要喝完咖啡,台球要怎么样才能落入中兜里。爵士乐轻飘飘地回荡在剧场空中,柳鲍芙在台侧补妆,夏洛蒂心不在焉地翻着手里的纸牌用德语数着一二三四,杜尼亚莎突然跑了出来,尖锐的嗓音刺破了漫长而乏味的平静,费尔斯颤颤巍巍地仿佛下一秒就要摔倒了。演员精准地描摹出了彼时生活的压抑和倦怠,时间仿佛停滞不前,新的画卷不知何时会展开。

  于佩尔的柳鲍芙十分动人,她的人物塑造不仅是一次精准的形象对位,更是一种高度现代化的叙事重构。她的表演语言是克制而冷淡的,在传统印象的《樱桃园》中柳鲍芙的诠释往往是丰富而情绪化的,而于佩尔的处理就好像这个空而坚硬的舞台,摒弃了传统的情绪外放和悲剧化处理,她的情绪内核的崩塌掩藏在角色的逃避与失落中,会随意地岔开话题,会轻巧地舞步翩翩,仿佛在漠视现实的困境,表面上的毫不在意掩饰不住眼神的慌张和行为举止的跌跌撞撞。她身上的疏离感是属于当代人的冷漠和回避,但却极好地呼应了剧本里历史退场、新的时代未曾来临前的手足无措。这种表演方式并非对原著的背离,反而是一种更为贴近契诃夫潜台词的演绎——情绪的外壳貌似完整却轻薄脆弱,内里荒草丛生。

  不可忽视的还有罗巴辛的黑人演员选择。演出之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评论在诟病演员团队里的有色人种不符合当时俄罗斯的现实,而我却认为少数族裔的加入恰恰展现了一个大时代的更迭:一些曾经沉默失语的人拥有了表达的权利,虽然其他人依然在选择性失聪地漠视他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但舞会被打断的那一刻,人声和音乐都停了下来,喧嚣归于寂静,那个瞬间就已经没有人能够忽视他的声音。

  更深层的意味是,这种演员选择不仅仅是肤色的改变,而是导演主动将种族、权力与资本的隐喻植入其中,使《樱桃园》不再是“历史剧”,而成为了“当下的剧”。罗巴辛的新兴者身份被赋予了现代资本话语的象征意义——一个旧的秩序被撼动,新秩序尚未稳固,这不仅仅是契诃夫笔下的俄罗斯故事,更是当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缩影,是一则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隐喻。

  饰演罗巴辛的迪奥普和于佩尔的对手戏自始至终都非常精彩,精彩之处不是经典的情感对峙,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境的平行展开。他们互为镜像,却从未真正重叠。台词上没有激烈的冲突,但情感的错位和认知的脱节却在表演中清晰浮现:空洞而压抑的失势者与紧绷而自卑的新势力。他的焦虑和急切夹杂着新贵对阶级认同的渴求、对商业判断的自负和一点点对于情感失落的复仇。这样的表演方式在于佩尔的柳鲍芙面前,就像是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无论他如何试图推进故事的发展,他的对手永远拉着他在原地转圈。他们的关系本质上并非阶级冲突,而是一个情感的无力流动和精神的断裂。

  一些观众批评这版《樱桃园》节奏沉闷、容易昏睡,但我认为这正是契诃夫的文本在法国创作语境中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种不依赖全神贯注的戏剧,而是邀请观众进入一种意识游移、时间稀释的观看方式。面对契诃夫,尤其是法国人演绎的契诃夫,若你带着“紧张观演”的心态全程试图理解、捕捉每一句台词与节奏的意义,往往反而会感到疲惫或迷失。相反,真正的接收状态是一种散漫式沉浸: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听配乐,看看舞台上演员们的微妙站位,走一走神、甚至闭眼五分钟——这些所谓“注意力的缺席”,其实正是与剧中人物迟缓反应与情感麻痹的内心同步的过程。你以为你走神了,其实你进入了角色的精神节律。

  而最奇妙的是,正当你以为倦怠感袭来之时,第三幕柳鲍芙静坐在树下颓丧、崩溃但却一言不发的那10分钟,她坐在那里,像是浮在时间之外,而那个瞬间你的情绪仿佛突然爆发——一瞬间竟然落下泪来了。这种迟滞的情感酝酿与突然的击中,恰恰是契诃夫式结构的高级所在。

  但也并不是没有缺憾。观看过程中,我隐隐觉得舞台氛围和演出节奏之间存在一种不协调感:情绪的流动感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包裹着了,空间过于密闭和沉静,失去了一种自然流动的时间感。演出结束之后才发现这部作品在阿维尼翁首演时是以露天剧场的形式呈现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很释然,之前的感受是准确的:这根本就是为露天空间量身打造的表演。在开放的环境中,演员与观众共享空气流动、光影变化与偶然扰动;微风吹拂、树叶晃动、鸟鸣远响,甚至在第三幕的幕间落下倾盆大雨,而雨停之后,演出继续。所有这些并非干扰,观众注意力被自然环境的打断反而天然契合这样的表演语言。这出戏本就该在那种可以“走神”的空间中观看,而不是在密闭剧场里全神贯注地“审视”。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这次封闭空间内的观看也多了一丝遗憾——就像是一场水中漂浮的碎梦,被放进了玻璃罐中封存。每一部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观看方式,这样浮云碎梦的表达,大可不必再用正襟危坐的要求去评价。

  樱桃园终将被夷为平地,别墅会在那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对于大势已去的“老钱”而言,生活早已无法体面地继续下去,而踌躇满志的“新钱”尚未拥有他们期望的声音。他们共同目睹了樱桃园的被砍伐,言语在那个瞬间苍白无力,除了开一瓶香槟,好像无法,也不能再做些什么了。人群散尽之后,只有老管家被遗忘在锁了门的庄园里,他踉跄地踱步,最终躺倒在地,远处传来砍伐树木的声音,无论是属于谁的,最好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30岁之前看《樱桃园》,我不能理解柳鲍芙的逃避,总觉得只要去面对就可以迎来改变和新的可能性,而站在2025年,在世界秩序摇摇欲坠的当下,我突然明白了契诃夫究竟在写些什么,只有时间可以让我们揭开那些曾经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答案的谜。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汇报》(2025年5月10日 08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看直博会上的新机型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四角坪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