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剧场剧目轮番上演“北京故事”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小剧场剧目轮番上演“北京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2025-06-05 10:29

  记者 王 润

  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将于6月至8月在京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24部小剧场剧目将在首都舞台轮番上演,为京城观众奉上一场暑期文化盛宴。展演期间还将举办艺术普及、专家研讨、戏剧citywalk及“潮有戏开心逛”文商旅体生活集活动,进一步促进小剧场精品创作,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场景。

  《婚姻情境》聚焦现实生活引发观众共鸣。

  多个剧场展示优秀剧目

  “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设立于2012年,是以搭建小剧场演出平台、引导小剧场剧目创作为目的的品牌展演活动,已举办10届,累计推出204台剧目、超400场演出。

  本届展演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遴选了24部优秀小剧场剧目,涵盖了话剧、戏曲、音乐剧、儿童剧、曲艺、音乐会、沉浸式戏剧等多种形式,演出场所有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北京艺术中心小剧场、中国国家话剧院先锋智慧剧场、人艺实验剧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等小剧场,还有湖广会馆、繁星戏剧村、五棵松爱乐汇艺术空间、THEBOX朝外年轻力中心等演艺新空间。

  《长安在哪里》带观众感受诗歌文化。

  24部入选作品各具特色

  在本届“北京故事”展演入围剧目中,京剧《马前泼水》《四重镜》、昆曲《蝴蝶梦》、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以当代审美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话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茶馆旧事之龙凤玉佩》等历史题材剧目,借古鉴今展现文化传承;话剧《婚姻情境》《长翅膀的杜若》等现实题材剧目,用戏剧语言聚焦当代生活,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小剧场不断探索,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戏剧体验。沉浸式话剧《大真探赵赶鹅》真实还原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胡同一景,带领观众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沉浸式音乐剧《疯狂理发店》打造互动体验场景,赋予观众目击者身份,营造氛围感与参与感;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利用湖广会馆“三台两院”,结合现代灯光和投影技术,构建出层次丰富的戏剧空间。

  入围的4部儿童剧同样值得期待。《长安在哪里》以唐朝诗人为主角,通过趣味剧情和互动对诗,让观众感受诗歌文化;《童游山海之狐小九的幸福密码》以寻找“幸福密码”为主线,串联《山海经》经典传说,探讨亲子陪伴、勇气分享、接纳差异等主题;《海底小纵队在中国之远古大冒险》创新结合偶与科技,等比例还原远古生物木偶,让孩子在互动冒险中认识古生物,感受自然奥秘;《酷虫学校之最强魔法》改编自科普漫画IP,将科学知识融入剧情,通过奇幻舞台呈现和多样曲风,打造爆笑昆虫世界。

  《疯狂理发店》打造沉浸式互动场景。

  ▌创新

  专业研讨+艺术普及

  线路体验+消费融合

  本届展演以剧目展演为契机,激活剧场集群新空间、培育演艺新业态、构建“戏剧+”消费场景,创新构建“专业研讨+艺术普及+线路体验+消费融合”活动矩阵。

  其中,“北京故事小剧场,青春戏剧大舞台”专家研讨活动,将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围绕小剧场戏剧创作、剧目制作、市场运营等主题展开讨论,为青年编剧、导演交流搭建平台。

  两场艺术普及活动将募集观众,开展后台探班活动,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带领参与者参观后台区域,介绍服装间、化妆间、道具仓库、灯光音响控制室等功能区;开展戏剧工坊体验,由入围剧目的演员指导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表演训练,让观众体验表演乐趣。

  本届戏剧节创新设计“老舍与他的话剧”主题Citywalk路线,通过史家胡同、锡拉胡同、老舍故居、惠王府、中国文联旧址、首都剧场、人艺博物馆等具有戏剧特色站点,带领戏剧爱好者聆听传承故事,领略戏剧文化与市井风华,感受独一无二的戏剧文化体验。

  作为本届入围重点剧目,沉浸式戏剧《疯狂理发店》将深度结合戏剧表演与商圈消费场景,在THE BOX年轻力中心探索“票根经济”,推出“潮有戏开心逛”生活集活动。活动将串联社区、街区、商区资源,推动文商旅多业态协同,进一步释放区域文化消费潜力,为文商旅融合消费注入新动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击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