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城市记忆邂逅国风雅韵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当城市记忆邂逅国风雅韵

来源:文汇报2025-07-01 09:32

  ■记者 王彦

  溯源于《诗经》“国风”篇章的质朴吟唱,承载着先民真挚的生活情感与精神追求,国风文化历经三千载岁月沉淀,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匠心打造的原创国风音乐唱演节目《文脉传承·戏韵流芳——国风超有戏音乐会》在央视戏曲频道、央视频、央视音乐频道等播出。正如以《黑神话:悟空》而走红网络的国风音乐人者来女所说:“一定要将我们的语言方式,和我们的精神融入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有精气神的国风。”节目让传统文化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姿态,实现跨代际的审美共鸣与价值传承。

  破壁·新生:诠释传统美学 重塑国风音乐表达

  岭南初夏,烟雨朦胧中的新兴县文化广场诗意盎然:者来女绿衣翩跹,舞者踏着《月出》的节拍翩然起舞;万妮达低吟《故乡的月光》,斟满游子愁思;蔡淳佳浅唱《茉莉花香》,弥漫故园芬芳;张睿与曾小敏在《待你归来》中实现流行乐与粤剧的跨界共鸣;尚雯婕借《木兰诗》重塑豫剧新声,电子韵律与传统唱腔碰撞出惊艳火花;金润吉以极简演绎《啊字里》,一个音节里道尽人间千回百转。

  整场国风音乐会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在茶香氤氲间勾勒出岭南山水的灵动气韵,于戏韵流转中触摸传统文化的青春脉搏。从地方非遗的质朴表达,到国风音乐的先锋演绎;从千年戏韵的深厚积淀,到当代舞台的时尚呈现,诠释了音、诗、画三位一体的东方美学意境。如尚雯婕所感慨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音乐科技融汇诞生的灿烂,永远没有尽头”,节目用年轻态、时尚化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戏脉传承中,寻找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风貌。

  《国风超有戏音乐会》通过“在地化共创”模式,重构了城市与文化品牌的共生关系:让城市突破传统场地提供者的局限,转型为国风艺术的内容共创者;让城市空间超越短暂展演的功能,升华为国风品牌持续生长的活态舞台。特别是,节目邀请当地市民成为创作主体——外国友人唱着越剧登上宁波篇的舞台,生动诠释了这座港口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新兴篇邀请传承当地“十三扁担”精神的新兴粤剧团压轴演出,原汁原味的乡音演绎,饱含着对一方水土的深切眷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民间土壤中蓬勃的生命力。

  赋能·共生:深耕文旅融合 唤醒城市印象价值

  跟随着国风音乐之旅的脚步,观众解锁各地的历史典故与风土人情,了解越剧、甬剧、粤剧等优秀戏曲剧种,在沉浸式地“移步换景”中感受古韵。而将音乐、地方历史文脉、地域特色与当代国潮生活方式有机融合,《国风超有戏音乐会》节目本身也成为展现地方文旅特色的重要窗口,助力地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宁波鄞州,“路演小分队”带领观众漫步东钱湖畔,探访陶公村古韵,徜徉韩岭老街,见证港口城市的开放包容;转场岭南,一座藏于山水,旺于人文的宝藏小城新兴渐入眼帘,当地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点打造的茶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产业,焕发出独特的文旅魅力。日前在山西太原录制的《国风超有戏·寻风季》也将依托平台优势与创新力量,通过国风音乐创作擦亮太原特色文化名片。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