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剧场释放大能量,暑期演出黄金档来了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小剧场释放大能量,暑期演出黄金档来了

来源:解放日报2025-07-07 09:33

  记者 诸葛漪

  深夜,话剧制作人满顶还在修改《庆余年》剧本,准备暑期第二轮演出。音乐剧《流星之绊》制作人赵宇豪也排好了暑假计划,“七八月是小剧场一年最好的演出档期,场次冲一冲,票房冲一冲”。

  伴随“垂直生长的戏剧街区”亚洲大厦品牌效应外溢,亚洲大厦、上海大世界、第一百货、世茂广场构成小剧场观演“黄金四角”,2020年到今年5月,59个小剧场演出23644场,观众人次149.52万,票房收入38554.39万元。从“黄金四角”向外延伸,遍布上海各大商场、旅游地标的小剧场正在释放引流大能量,暑期更成为必争黄金档。

  暑期场次增量:将达50%

  “平时看戏的大多是本地观众,五一、国庆长假,外地观众有时可达50%。七八月暑假,外地学生群体尤其多,这是演艺大世界小剧场全年最旺季。”中文原创环境式音乐剧《流星之绊》5月在上海大世界·星空间10号·MOriginal Box首演,音乐剧制作公司莫瑞吉总经理赵宇豪瞄准暑假演出旺季,“6月准备好各剧新卡司,七八月冲场次,有些场次卖爆了,肯定要加场。晚场、周末场之外,工作日下午也需增开场次。暑期场次增量将达50%。”

  2024年,莫瑞吉在演艺大世界6个剧场演出204天513场音乐剧。“内容是否新颖独特,决定一部剧的生命周期。”赵宇豪总结,“避免同质化产品,寻找新花样,编导、设计要更用心”。

  音乐剧《流星之绊》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代表作,将故事改在宋代平江县,民族乐器、戏曲身段强化剧目国风。导演程佩弦介绍:“传统傩戏元素、大量傩面具,融合傩戏鼓点的摇滚曲推动剧情。”相较其他小剧场音乐剧,《流星之绊》舞蹈戏份更重,演员笑言,犹如经历“桃李杯”舞蹈大赛选拔。

  距离《流星之绊》不到1.2公里,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沉浸式话剧《庆余年》5月在上海第一百货星空间·72号神庙剧场首演。该剧由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历时十个月打造。2023年,满顶从北京来上海发展,入驻上海小剧场后,他一直坚持做话剧,“是我的个人喜好,也是术业有专攻”。

  《庆余年》首演后,保持周中修改,周末演出的节奏,“6月底已定稿,迎接暑假”。满顶将5月到6月首演轮比作试播集,“看看市场反馈,再判断要不要‘整季’上线”。

  《庆余年》首次将小说影视化后还未涉及的情节“山谷狙杀”“家宴”“大东山之战”搬上舞台。U形双层立体舞台、12组可移动屏风、6根可移动立柱及音影装置,承载小说中大东山、朝堂、私宅等多重场景。8名演员分饰20多个角色,在狭窄的舞台通道内交叉跑动、高空攀爬、地面缠斗。

  进组之初,演员每天进行4小时体能训练强化核心力量,中期引入沙袋负重,提升身体控制力。在《庆余年》高光场景“山谷狙杀”,演员在直径不足5米的舞台区域完成贴身搏杀、冷兵器交锋与高空跃下等动作戏。

  “有些人看过小说《庆余年》,有些人看过电视剧《庆余年》,还有一些人啥都没看过。话剧《庆余年》兼顾这三类人的需求,故事复杂性以及前情介绍到什么程度,需要磨合。”满顶介绍,这是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网文大IP改编计划第一枪,“紧随《庆余年》,还有《赘婿》《鬼吹灯》改编话剧,在小剧场孵化成熟后,我们想把它们发展成中大剧场剧目”。

  小剧场消费主力:年轻女性

  2025年,什么样的剧目最受市场欢迎?满顶不假思索回答,“悬疑剧、喜剧”。暑假,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新剧《新生》在人民大舞台首演,该剧源自小说《费可的晚宴》,曾被改编为井柏然、黄觉主演的电视剧《新生》,主打悬疑、反诈。

  “如果不计投入,只为艺术理想,想尝试什么题材都可以。如果希望通过票房尽快回收成本,得在悬疑剧和喜剧中二选一。”2023年9月起,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制作的《虚无的十字架》《她的审判》《秘密》和《谋杀者》,在上海世茂广场七楼4个新剧场首演。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的《虚无的十字架》至今仍在演出。

  “《虚无的十字架》占据世茂广场两层空间,这在小剧场非常少见,关于亲情、伦理道德的探究又能打动人。”满顶话锋一转,“它已经接近小剧场话剧两年生命周期,需要歇一歇再演,避免审美疲劳”。

  2024年,莫瑞吉推出513场音乐剧,剧目单上的一些戏,2025年在票务平台销声匿迹。“小剧场相对大剧场而言,转向更灵活。如果反响不太好,可以马上看看有没有新的可能。从韩国改编剧目到悬疑剧、女性题材剧,我们什么类型都做。”赵宇豪开心的是,女演员担纲的音乐剧《LIZZIE丽兹》票房走出上升线,“音乐剧舞台一直阳盛阴衰,今年市场有了变化,观众越来越喜欢女生戏,我们的《LIZZIE丽兹》终于熬出头了”。

  小剧场制作人毫不留情砍掉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剧目。即便长寿剧目,也在新陈代谢。莫瑞吉音乐剧《OZ》诞生两年。赵宇豪坦言,它到了需要大修的时候,“暑假调整音乐、演员,下半年推出《OZ》2.0版”。

  “我们之前偏重剧目数量,有70分质量就不愁票房。现在小剧场越来越多,竞争白热化,必须得做出90分、100分的剧目,小剧场才可以活下来。”赵宇豪在《流星之绊》采用Trusound空间音频技术,精准定位每个声音对象的空间坐标,实现“声”临其境,“该技术在《流星之绊》获得认可,未来将推广至更多演出项目”。

  “小剧场消费主力是20岁到35岁女性。资深观众要求追加更多硬件,在小剧场享受与大剧场一样的声光电。”赵宇豪坦言,今年制作成本同比增长50%,“一部分是设备更新,更主要是好演员、好主创很贵”。

  “话剧不像音乐剧那样依赖演员。我们多做一些剧,形成小剧场矩阵,观众喜欢《虚无的十字架》,会考虑看看同样来自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的《庆余年》。”满顶在世茂广场运营6个小剧场,在第一百货运营2个小剧场。“话剧的演员成本比音乐剧低一些,但买版权的费用不便宜,《庆余年》《鬼吹灯》《赘婿》有成功的影视剧改编在前,都是顶级IP。”

  文旅演艺特点:强互动性

  做出爆款,是每个制作人的梦想。“爆款没有规律可循。”在满顶看来,“电影投资规律也适用于剧场,投了9部作品,都不太行,只要有1部中了,就能再活三年”。

  没有那么“爆”,但得到市场证明的长寿剧目值得二次挖潜。3月起,莫瑞吉参与制作的《致爱》西安版在西安开元大剧院小剧场上演。“《致爱》是我们演出时间最久的剧目,明年初将迎来500场与上海首演5周年。”赵宇豪认为,在小而美的腰部制作公司,出售剧目版权不失为营收良策。

  满顶为话剧《孤独的美食家》申请餐饮服务执照。2023年冬天,《孤独的美食家》在世茂广场8楼首演,观众可以边看边吃。“当时由宴会公司送餐,菜品、性价比、温度、口感都有限。”诞生两年后,《孤独的美食家》有了自己的后厨,端午节向观众推出粽子特餐,“相当于开一家餐厅,主厨定菜单”。

  满顶算了笔账:“我们自己开餐厅,配合演出,成本可以打平。2024年,有20万人次在世茂广场看演出,如果十分之一的人买饮料、吃饭,就能形成完美的消费闭环。”

  上海静安戏剧节期间,《孤独的美食家》在苏州河万象天地、中信泰富尝试简易版《五郎的手记》。观众戴上耳机,聆听声音互动演出吃大餐。“反馈不错,我们计划把它做成60分钟版本,在不同餐厅演出。”满顶强调,“戏剧为商业赋能,得把演出带入消费场景。”

  在上海地标,小剧场以“快闪店”形式出现。6月,沉浸式戏剧《摩天大楼》在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52楼朵云书院·旗舰店演艺新空间结束首轮5周演出后,计划金秋时节开启第二轮。世纪朵云副总经理夏琦表示,这是第一次在上海中心最高的书院空间演话剧,地标式文化空间与《摩天大楼》如此契合,也是文旅演艺融合的一次尝试。在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看来,“白天是朵云书院咖啡馆,夜晚歇业后成为话剧演出空间,让原本熄灯的52楼成了观赏陆家嘴夜景的打卡点。”

  暑期,沉浸式音乐剧《小城之春》计划在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老宅持续演出。《小城之春》将有600年历史的集贤坊·知府楼化作小剧场,观众穿梭于实景院落,与剧中角色同行于百年老墙、青石板路。五一假期,《小城之春》试演10场,观众人数远超预期,55岁以上的轻老族尤其感兴趣。“古宅比任何舞台装置都真实,观众进入古宅,瞬间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张余说。

  内行看门道,上海开心麻花董事长汪海刚特意围着集贤坊·知府楼转了一圈,“看看未来有没有文旅演艺合作可能性”。开心麻花沉浸式话剧《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在杨浦合生汇小剧场驻演。从怀旧的校园大门到操场必备的双杠器械,剧场前厅还原西虹市中学场景。售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零食的小卖部,供观众打卡和消费。“文旅演艺一大特点是更强的互动性。”汪海刚介绍,观众可以佩戴“值日生”袖标,与演员飙戏,坐在前排的观众还有机会手持气锤“暴打”王老师。《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已走出上海,落地苏州中心商场和绍兴上虞曹娥里十三弄景区驻演。

  “把来上海看演出作为旅游消费目的的观众,喜欢跟着剧目走。”满顶将8个小剧场捆绑在一起,赵宇豪每周推出99元演出票盲盒,“每部音乐剧的核心受众相对固定。人民广场密布小剧场,远的也就十几分钟距离。99元演出票盲盒吸引一些不常看戏或不挑戏的观众,一次尝鲜,有可能发展为长期观众。”

  热闹的暑假过后,音乐剧制作公司缪时客计划第四季度在西藏路新世界商城开设“音乐剧之城”主题探知乐园,9个音乐剧小剧场和1个排练厅,加上录音棚、酒吧,“黄金四角”再增一角。在演艺大世界,人们漫步进剧场的选择更多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