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来源:齐鲁晚报2025-07-08 10:00

  记者 刘宗智 济南报道   

  票房不断攀高

  作为斯皮尔伯格缔造的“侏罗纪宇宙”第七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由环球影业制作,2025年7月2日北美首映,同步登陆中国院线。影片由曾执导过《哥斯拉》《侠盗一号》的加里斯·爱德华兹掌镜,《侏罗纪公园》编剧大卫·凯普执笔,斯皮尔伯格担任执行制片人,“寡姐”斯嘉丽·约翰逊、乔纳森·贝利等领衔主演。故事设定在《侏罗纪世界3》五年后,濒危恐龙族群栖身孤岛,其体内蕴藏着足以革新人类医学的神秘基因。为夺取这一宝藏,一支精英小队深入恐龙禁地,却遭遇远超预期的致命危机与惊天阴谋……

  从票房成绩来看,“侏罗纪”IP的市场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北美首周1.47亿美元登顶周冠,同时创造了2025年迄今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第三大佳绩,仅次于奇幻动作喜剧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和奇幻冒险喜剧片《星际宝贝史迪奇》。中国市场,《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后也一直蝉联票房冠军,截至7日中午,票房已达3亿元人民币,此前势头较猛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F1:狂飙飞车》不得不暂避其锋芒,从榜单冠军退居至排名次席。

  尽管《侏罗纪世界:重生》中精心埋设了致敬前作乃至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爱德华斯《哥斯拉》的诸多元素,意图唤起观众情怀共鸣,实际效果却未尽如人意。国内主要网站开分仅为6.2分,这一成绩既低于《侏罗纪公园》系列,同样不及《侏罗纪世界》系列的前三部。

  观众普遍反映,影片视效震撼,恐龙呈现逼真依旧,但剧情陷入严重套路化桎梏。主线围绕制药公司雇佣兵(斯嘉丽·约翰逊饰)采集恐龙基因,副线则强行嵌套“作死一家人”的丛林冒险,两条叙事线关联松散,“剪去其一亦不影响故事完整”。更被诟病的是,作为核心卖点的恐龙惊艳亮相却时长不足,惊悚氛围塑造薄弱,配角死亡处理仓促。有网友犀利点评:“观众未及害怕,人已入龙腹。”

  印象最深是第一部

  在好莱坞科幻冒险大片中,“侏罗纪”系列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开创了好莱坞此类电影的新篇章,填补了恐龙题材科幻电影的空白,同时也通过对侏罗纪恐龙世界的视觉建构,满足了观众对于史前恐龙文化的好奇与想象。

  1993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同名小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观众与影评人为了这部电影纷纷涌向电影院,并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此,《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成功的科幻冒险电影,全球票房总额高达11亿美元,并且其电影衍生品的数量和种类惊人,掀起了电影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时隔四年,斯皮尔伯格又将《侏罗纪公园》第二部《失落的世界》继续推向大银幕,使《侏罗纪公园》成为系列电影,并形成独特的叙事背景、叙事框架和影像美学,使《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成为塑造和展现观众为之着迷、向往的史前恐龙文化的“专业户”,这一系列电影几乎对恐龙题材科幻电影形成了产业垄断倾向。

  此后的《侏罗纪公园3》及《侏罗纪世界》系列同样广受欢迎。尤其是“侏罗纪”系列的第四部电影《侏罗纪世界1》,该片上映首周便刷新了“新片上映首周榜单”的全球票房纪录,最终影片全球劲收16亿美元票房,一度晋级电影史上最吸金的电影前三,目前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位。但在不少影迷看来,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斯皮尔伯格开创性的《侏罗纪公园》,今年这部《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水准仅徘徊于系列中游及格线。

  再难灼烫心灵

  “侏罗纪”系列在中国同样拥有深厚观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三部曲便已登陆中国银幕,而《侏罗纪世界》三部曲更是暑期档常客。2018年北京电影节,“侏罗纪”四部连映,开票14秒即告售罄,足见其持久魅力。

  “侏罗纪”IP为何能长青30年?究其根本,或许还是源于人类对恐龙世界奇异景观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正如主角所说,“就当作在6500万年前的丛林中散步一样。”《侏罗纪世界:重生》中,沧龙和棘龙共生捕猎,在海洋中围困船只,泰坦巨龙在高可没人的草丛中踱步行进,这种飞跃的想象力将视觉奇观推向极致,为观众提供了原始的震撼体验。

  作为经典的科幻冒险大片,“侏罗纪”系列作品同样秉承着深刻的人文情怀表达。创作团队并没有把影片打造成为单纯的视觉享受作品,而是希望在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同时引发大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侏罗纪公园1》开始,侏罗纪系列就一直在表达着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而非对抗甚至试图控制自然的主题,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投射到作品中人类与恐龙的矛盾上,在矛盾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对策。《侏罗纪世界:重生》延续了该系列的主题表达,在矛盾设计上更加激烈和复杂,力求将人类对抗自然的后果充分展现出来,达到警示世人的效果。

  《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成功再次印证了超级IP的吸金能力,银幕上的恐龙依然能点燃观众的肾上腺素。然而,当技术奇观沦为流水线的标准配置,那份曾令全球观众战栗与狂喜的原始悸动,似乎已渐行渐远。这座辉煌了三十年的“侏罗纪公园”,是否终将在好莱坞的工业流水线上,凝固成另一具华丽却冰冷的商业化石?这不仅是本片的叩问,更是整个系列乃至好莱坞大片模式面临的难题。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即将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