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京城剧场暑期捧出系列“大餐”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京城剧场暑期捧出系列“大餐”

来源:北京日报2025-07-09 09:39

  记者 韩轩 高倩

  暑期已至,精心烹制的艺术盛宴在各大剧场拉开序幕。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剧场、院团及综合演艺机构纷纷推出系列演出。北京化身一个璀璨的舞台,向热爱艺术的观众敞开怀抱。

  7月25日至26日,“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舞剧《青衣》将为吉祥大戏院重张系列演出作结。

  中山公园音乐堂

  “打开艺术之门”如约而至

  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的“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是“老朋友”了。今年的“打开艺术之门”已在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携手北京交响乐团的豪华阵容下拉开大幕,自7月4日至8月24日期间,将有45场包含古典音乐、中国民乐与戏曲、舞蹈、儿童剧、木偶、杂技等形式的演出接连上演。北京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北京京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在京艺术院团将带着各自的拿手之作登台。

  除了舞台上的演出,“打开艺术之门”还将举办铜管、打击乐、琵琶、乐队演奏、广播剧制作、琴歌等12个艺术夏令营,业内顶尖的演奏家、从业者化身老师,与青少年共度艺术时光。

  国家大剧院

  让古典音乐脱下“严肃的外衣”

  自2009年起,每年7月,国家大剧院都会用“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让古典音乐脱下“严肃的外衣”,在轻松欢乐中让观众感受艺术的自由与浪漫。今年的“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已经启幕,10支中外顶尖音乐团体将围绕“流金岁月”的主题,带来13场风格多元的音乐会。

  今年“漫步经典”有3支国际名团到访,已经登台开幕演出的是指挥大师乔纳森·诺特执棒的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随后还有指挥家长野健指挥的汉堡国家爱乐乐团,和指挥家贾南德雷亚·诺塞达执棒的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

  国内的一线乐团也将亮相。7月11日,大型交响作品《海上第一人——郑和》将再现郑和航海的壮阔史诗。在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艺术中心,充满活力与狂想气息的矩阵萨克斯重奏团音乐会将于7月12日上演。

  天桥艺术中心

  年度重磅剧目接连登场

  盛夏,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2025第二届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天桥戏剧展演、第三届天桥舞蹈演出季都将迎来重磅作品。

  首次来京的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当属今年最受京城观众瞩目的原创音乐剧之一。这部音乐剧自2022年正式首演以来获奖无数,作曲家高世章多年磨一剑,与香港话剧团的演员们一道,于7月11日至20日把这部作品带到北京观众面前。

  影视剧《长安的荔枝》掀起的热度还未落下,话剧《长安的荔枝》也将在7月11日至13日来京登台。马伯庸笔下的主人公在唐代开启“极限运输”,为了把三日即腐的荔枝送到长安,在经历种种危机后实现个人成长的人物弧光。舞剧领域,《永不消逝的电波》再度来京,把传统潮汕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结合的舞剧《英歌》也将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

  与此同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2025第三届传统焕新计划”也正式开幕,自7月起,7部小剧场作品及4部公共空间作品将接连上演。小剧场中,北方昆曲剧院带来的宫廷风格昆曲音乐会《游园·惊梦》率先展现六百年昆曲之美。7月还将上演的实验戏剧《成·婴》将赵氏孤儿传说演绎为少年们在幻梦中的命运对决。随后,话剧《庄周梦蝶》《我只想要点儿春的诗意》《净土寺》、舞剧《楼兰》等也将登台。

  北京人艺

  经典话剧“老味儿”十足

  经典之作历久弥新。北京人艺小剧场口碑话剧《我爱桃花》于近日再登实验剧场。该剧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话剧首秀之作,围绕一个因恋人误解而引发的“事故”展开,以“戏中戏”的结构进行呈现。

  7月18日起,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骆驼祥子》,将恢复1957年梅阡改编和执导的经典作品,让观众感受到当年的“老味儿”。《骆驼祥子》集结了颇有年轻气息的演员班底。复排导演闫锐说,《骆驼祥子》“老戏老排,没有花活儿”。

  国图艺术中心

  为艺术舞台注入书香力量

  7月11日至8月24日,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为3至16岁的青少年筹备了20场精彩演出,交响乐、民乐、舞台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缤纷国图”2025暑期儿童演出季,让孩子们畅享音乐与艺术的夏日盛宴。

  今年的演出季围绕“精粹国风”“小小乐迷”“奇趣乐享”“萌娃看戏”四大版块展开,既有民乐与西洋乐的跨界融合,也有古典音乐的趣味启蒙,还有亲子互动的“音乐闯关”,以及经典IP故事与传统戏剧结合的沉浸式体验。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