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也在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一些旅游项目,为的就是能让内心获得片刻的宁静。特别是近年来,艺术疗愈这种无药性的疗法越来越被关注及研究,是一种运用艺术和鉴赏过程调节情绪、消除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为人们提供了独特又有效的宣泄和心灵安慰的渠道,受到了广大好评。因此,将艺术疗愈元素融入文创产业发展中去,被认为是文创产业的新发展动向,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推进艺术疗愈元素融入文创产业发展,有利于文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艺术疗愈与文创创作具有很高相似度,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契合点。通过艺术疗愈的各种艺术手段,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将其特殊的、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到文创产业发展中去,既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创产业的宣传效应,还可以进行普及,特别是因为文创产品具有受众群体大、使用便捷等特点,所以在文创类产品中融入艺术疗愈因素,能使平凡无奇的文创类产品更加具有特点,在人们欣赏游玩过程中,内心也得到了放松和情感宣泄,在购买和使用文创产品时,会产生其内心所需要的情感诉求及情感抚慰,继而提升人们对文创产品的正面评价和感受,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文创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也为艺术疗愈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在我国拥有众多的文创类产品,各地区利用自身文创产业的特点开发了众多的文旅类产品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文创产业的消费需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立体化艺术感官冲击,通过这些文创产业的发展,也为艺术疗愈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更多选择与路径,让艺术疗愈以更加直接、生动的方式触碰消费者的心灵。特别是伴随着虚拟现实等科技的发展,能够促进艺术疗愈与文创类产品的有效结合,打造更具前瞻性的艺术疗愈产品等,在保持传统文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为艺术疗愈的有效融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进艺术疗愈元素融入文创产业发展,有利于满足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个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通过艺术疗愈体验与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比如相关综合性高校可以依托学校医学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布局优势,通过艺术疗愈以“艺术+健康”的理念结合到学校艺术类专业文创产品服务中去,对接当地企业,积极创造温馨的休闲疗愈环境,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期待。运用颜色、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加上音调、舞蹈等听觉和感觉元素,给用户提供愉悦的视觉审美体验,从而帮助用户调整心态、排解压力,让人获得焦点集中与宁静的状态。比如“五感疗愈”主题文创空间,在文创商店、咖啡馆或艺术展馆中设置特定区域,结合文创产品营造沉浸式疗愈环境。例如,以“森林呼吸”为主题的空间,运用柔和青绿色调(视觉),播放模拟自然风声鸟鸣的轻音乐(听觉),搭配木质香薰(嗅觉),提供带有自然肌理的陶艺杯或布艺抱枕(触觉),并设计引导观者进行深呼吸或简单肢体伸展的互动卡片(动觉/感觉)。相关文创产品如香薰、音乐播放器、触感艺术品等均可独立销售。让用户缓解自身的压力和负能量,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等。
为了有效激活艺术疗愈元素,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要加强文创领域与艺术疗愈场景应用的结合。一方面,要以文创主题设计与艺术疗愈相关的旅游项目等,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充分表达自我、宣泄情绪,如根据消费群体需求,积极推出绘画疗愈工坊以及禅修艺术营等各类文创项目,运用绘画、手作与茶艺等东方美学,积极塑造充满民族风情的心灵治愈体验,引导旅游者进入一种宁静的心理状态,充分唤醒其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文创产品与艺术疗愈的创意研发能力,如运用颜色、形状、材质等营造放松舒适的场景,协助消费群体减轻精神压力、恢复精力,并且将艺术疗愈手段和概念植入各种文创活动中,如组织手工艺品制作小组,由参与者利用亲手制作的作品表达情感世界并宣泄心理压力,使其心灵得到抚慰。
为了有效激活艺术疗愈元素,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要加强艺术疗愈色彩、图案的运用。在文创类创意产品的设计中,颜色是首要表达情感的媒介,例如人们看到红色、黄色或橙色会触发正向情绪反应,而蓝色会使人们联想起广袤的天空以及无边无际的大海,给予人平和静谧的感受。因此,在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色彩配比,可以使文创创意产品在视觉上更容易触动消费者的情感神经。不仅如此,图形也是构成艺术疗愈的重要元素。例如人们所看到的花卉、植物、动植物等,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命活力与秀丽自然风光,促使他们产生热爱自然的心理体验,减缓他们的紧张与焦虑感。通过设计图形中的抽象形态,更好地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和发挥空间。因此,在艺术疗愈中可以结合一些自然景观,通过文创项目举办一些户外艺术活动,使消费者在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释放压力,获得别具匠心的艺术体验等。
为了有效激活艺术疗愈元素,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要加大艺术疗愈人才培养。艺术疗愈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事物,为了更好地促进艺术疗愈与文创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艺术疗愈领域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在文创类专业院校专门设置艺术疗愈的课程教学,让文创类专业的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艺术疗愈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具备坚实的艺术疗愈理论基础,同时,可以引导师生考取艺术疗愈的相关证书,如绘画疗愈师、色彩疗愈师等,为今后他们从事艺术疗愈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艺术疗愈专业的实操培训,包括有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疗愈的主旨以及如何应用等。此外,美术史和美术鉴赏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能从宏观角度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历史演变及所反映的深意文化内涵等,使得他们具备应用艺术疗愈达成治疗的目的能力等。
为了有效激活艺术疗愈元素,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要强化创新创意与艺术疗愈元素的融合。要从文创产业相关的文化、历史等角度出发,寻找更多、更新与艺术疗愈元素融合的创新点,并将其顺利融入文创产业的产品设计中。比如将民间节日或者神话作为素材,并结合优美富有特色的艺术元素,设计更具创意的艺术疗愈项目,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用当代设计理论及技术对古代元素进行设计,既保持了文化深厚的底蕴,也符合现代艺术疗愈的实际需求。此外,在文创产品的创新过程中,也要通过将艺术疗愈元素渗入游客的生活当中,可在无意识使用的过程中让人体会到艺术疗愈的作用与魅力。
为了有效激活艺术疗愈元素,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要将虚拟的艺术元素与现实场景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文创产业与艺术疗愈的有效融合也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比如在一些景区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积极开发与艺术疗愈相关的文创APP,游客通过手机扫描展馆里物品后,就可了解物品相关的艺术介绍,并能够加载交互内容,使其“重新活过来”,沉浸式体验物品的历史故事及文化内涵。这类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运营方式,能够使游客更加直观地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增加艺术疗愈的影响力。比如AI技术可以根据游客的爱好和心理诉求,例如开发“人工智能艺术疗愈推荐系统”,通过对游客的阅读喜好、购买产品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诉求后,再向其发送相应疗愈艺术品、艺术创意产品或艺术活动,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提高疗愈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贴合游客的实际需求。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人们心理的治愈效果,而艺术疗愈与文创创作具有很高相似度,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对文创产品创意发展的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游客的身体健康维持或恢复,向人们传递积极情绪,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及文创部门的重视,需要加大对艺术疗愈的研究,不断将其自身的元素融入文创创意产业中去,为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向美玲,湖北恩施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