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优秀艺术形式之一,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在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观众观赏和体验,促进民族歌剧与观众的良好互动,促进民族歌剧的对外传播等,不断推动着我国民族歌剧的快速发展。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传统民族歌剧舞台的叙事方式。我国民族歌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故事剧情、人物、景物、音响等,在舞台上向观众呈现了叙事对象的发展过程。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歌剧的叙述方式,比如,通过数字技术应用,还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歌剧的舞台展开空间,使编导人员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如屏幕呈现其想展现的内容,既通过屏幕也可以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同时,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还可以对舞台表演的各种因素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使得舞台叙述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比如,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歌剧的舞台画面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虚幻空间,进而从视觉上重构了舞台效果,进一步打破了民族歌剧演出时间空间的束缚,运用数字化技术使民族歌剧在舞台上展示真实层面上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从而大大丰富了民族歌剧的美感和观赏性,促进了民族歌剧的舞台艺术叙述方式向“多元化、形象化”发展。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歌剧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内涵。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与民族歌剧的相互融合,可以增强民族歌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积极展现中国劳动人民坚持奋斗的精神内涵等。比如借助数字技术模拟虚实环境等,使舞台的布置和制作更加具有立体感,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歌剧在舞台中展现劳动者勤劳、奋进的精神等,便于观众发挥想象空间对歌剧中所展现的劳作场景等进行想象,进而有助于提高民族歌剧的美感体验;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大范围的应用还打破了以往歌剧表演中观众与演员间的界限。比如数字技术为观众创造了亲身感受民族歌剧魅力的平台,通过模拟虚拟技术等,积极营造出新的舞台表演感受的空间,实现跨越时空界限的民族歌剧的表演,在数字环境下观众也可以即时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去,观众可以在虚拟现场感受民族歌剧所展现的历史场景等,更好地体会民族歌剧表演的魅力以及所传递的历史文化内涵等。
为有效助力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创新,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进一步厘清和把握好民族歌剧创作的主次关系。一方面,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和表演中,要坚持创作内容“为王”,把主要重心放在对民族歌剧的内容的挖掘和创作中,不断制作民族歌剧精品,才能提升我国民族歌剧的质量。尽管在科技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包括数字技术等已经广泛应用到民族歌剧艺术表演中,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民族歌剧艺术内容创作为主的局面,强调民族歌剧创作过程中,要用心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挖掘各个地方所蕴含的特色文化,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充实我们的民族歌剧创作内容,向观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另一方面,为加快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使得民族歌剧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辅助作用,比如在民族歌剧的创作过程中,采用数字技术手段来处理民族歌剧的音色等,改变原初音量强弱以及分布面等,可以显著的改善民族歌剧舞台音响效果等,使其具备更多声音层次和现代化音乐的表现效果。
为有效助力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创新,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坚持民族歌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民族歌剧是重要的中国民族特色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充分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比如歌剧《白毛女》等,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我国民众的艰苦生活。同时,我国民族歌剧也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不断艰苦奋斗的历程,进而为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加深入体现文艺创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即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积极从人民群众中挖掘歌剧的创作源泉,不断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创作灵感等,积极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以及大众喜爱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增强我国民族歌剧的生存与发展动力,让我国的民族歌剧在新时代下焕发光彩。
为有效助力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创新,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加强民族歌剧与观众的互动。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实现民族歌剧的线上直播,通过云播放平台等把民族歌剧舞台艺术转变为网络数字产品并在互联网上展示与分享,进行线上的公开展览,让更多的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欣赏到民族歌剧的魅力。通过线下线上融合“云展览”的形式,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民族歌剧受众范围,也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歌剧的传播效果,比如通过虚拟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传输与虚拟现实、混合现实(MR)的扩展,向观众提供参与性、沉浸性和娱乐性的观影体验,可以更好地提高民族歌剧的大众互动水平,让受众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和欣赏民族歌剧表演,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为有效助力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创新,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加强民族歌剧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一方面,要运用数字科技手段,不断拓展民族歌剧的宣传途径和宣传效果,例如在抖音或是直播频道中,通过直白且生动的表演方式,积极向大众推广民族歌剧的基础知识,展现民族歌剧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打破传统民族歌剧传播的藩篱,激起民众对民族歌剧学习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年轻群体去深入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提升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演出预告、花絮、艺术家介绍等方面的内容,让用户对民族歌剧产生黏性等。另一方面,借助于数字科技手段,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民族歌剧数据库建设,包括个人等通过音像数字化对民族歌剧的收藏等,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歌剧的数字化建设,促进我国民族歌剧的国际化宣传和推广,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等,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为有效助力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创新,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歌剧的商业化运作能力。通过借助数字科技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中国民族歌剧的制作效率,进而降低民族歌剧的制作成本,比如通过使用AI音乐制造技术,对民族歌剧艺术的文字与音乐节律进行更高效的融合等,从而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歌剧作品,促进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效率。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民族歌剧市场的适应能力,比如通过数字化工具,采用大数据分析方式和手段,可以提升对我国民族歌剧市场调研及分析能力,有利于创作者精准把握市场动向,掌握整个市场的走向及观众需求,准确掌握歌剧发展方向及观众喜爱、剧本热点等核心问题,为创作者持续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民族歌剧创作团队,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线上歌剧的销售以及宣传,确保线上购买方式便利快捷,提高群众观赏民族歌剧的积极性等。
面对智能化、高度数字化的新时代,积极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民族歌剧作为当代我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代表,不仅进一步地满足了我国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底蕴。特别是借助数字化技术,不断促进了我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不断丰富民族歌剧的舞台呈现形式,丰富民族歌剧的创作内容,提升民族歌剧的受众群体等,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从而更好的推动了我国本土民族歌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倪为绚,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