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千与千寻》热演撬动票根经济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千与千寻》热演撬动票根经济

来源:解放日报2025-08-19 08:01

  记者 吴桐

  8月17日,日文原版舞台剧《千与千寻》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完最后一场,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连演一个月,42场演出售罄,超7.8万人次观演,《千与千寻》彰显了经典IP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统计显示,五成观众专程从上海以外的城市赶来,其中,海外购票观众近2000人,“为一部戏,赴一座城”。文化广场会员新注册用户占比高达75%,实现演艺“破圈”。一名从日本来沪的观众说,此前《千与千寻》在日本上演时,自己遗憾错过,这次千里迢迢“追”到上海。“直观地感受到舞台艺术与大银幕不一样的魅力,也趁此机会游览了上海,不虚此行。”

  头部剧目“只此一站”

  作为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被誉为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今年2月,上海站演出一经官宣,就备受瞩目。全国“只此一站”引发关注,先后四轮开票呈现火爆态势。

  许多观众有备而来,身着千寻主题服饰。观众小林就把自己打扮成了“千寻”。她说,自己首次观看《千与千寻》时只有10岁,如今已步入大学校园。“能在家门口看到《千与千寻》舞台剧,太幸运了,希望《千与千寻》能给更多人带来一段奇妙的旅程。”

  上海文化广场在演出现场特别设置互动打卡区,提供餐饮服务,更携手橡子共和国将吉卜力周边商店引入剧院大堂,在观演之余为观众提供休闲沉浸感。

  演出期间,文化广场与衡山路华邑酒店共同推出的“一日千寻”演出票+酒店文旅套餐也颇受欢迎,开售不久便售罄,为观众提供从生活到艺术的一站式服务。

  主演展示“逛吃之旅”

  在沪演出一个月,《千与千寻》剧组也有机会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种种魅力。千寻的扮演者桥本环奈去了南翔馒头店品尝小笼,白龙的扮演者醍醐虎汰朗刚抵达上海就品尝了中国白酒,他还游览了上海迪士尼、外滩等景点。

  在沪期间,两位主演开通了小红书账号,与中国观众分享演出幕后的日常,展示了自己在上海的“逛吃之旅”。《千与千寻》剧组还同游浦江,欣赏了浦江两岸的美丽夜景。

  《千与千寻》于8月17日收官,上海文化广场接下来还有多部好戏上演。8月27日起,马修·伯恩《天鹅湖》阔别六年回归上海。随后,德奥音乐剧大师西尔维斯特·里维领衔的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以及首度来华的法语音乐剧界全新爆款《莫里哀》都将上演。

  而在线上,上海文化广场也参与2025年“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活动,包含《天鹅湖》《西尔维斯特·里维和他的朋友们: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莫里哀》《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莫扎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六部作品。“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上线仅两天,就吸引937位观众在线使用,购买1300余张演出票,带动票房超81万元。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