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捕风追影》:“老派”功夫片还奏效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捕风追影》:“老派”功夫片还奏效吗

来源:文汇报2025-08-25 10:40

  ■文汇报见习记者 臧韵杰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昨晚8时,暑期档唯一一部犯罪动作片《捕风追影》在上映第九天票房突破5亿元,以5.52亿元暂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第五。目前,淘票票标记“想看”人数高达27.3万,影片的预测总票房将冲至11.5亿元,大概率将跻身暑期档票房前三。

  在特效大片扎堆的当下,这部由杨子执导,成龙、张子枫、梁家辉等主演的作品靠什么突围?答案是:以拳拳到肉的动作爽感、实景拍摄的诚意,把观众带回老派功夫片的热血激情,为暑期档电影市场添上一抹硬核色彩。

  近身肉搏,带来硬核爽感

  《捕风追影》的故事围绕着澳门司警局展开,一伙诡计多端的天才盗匪凭借超强的反侦查能力和高科技手段,劫走数亿资产并戏耍警方“天眼”系统。无奈之下,司警局请回退休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成龙饰),由他带领年轻司警何秋果(张子枫饰)等人重组“神秘跟踪队”,与梁家辉饰演的“影子”傅隆生及其率领的养子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正邪对决。

  电影中,跑酷、跳伞、枪战、爆破、近身肉搏等场景一应俱全,展现了成家班的风采。成龙虽已过古稀之年,但熟悉的动作风格和对环境道具的巧妙运用,让人想起他的黄金时代。被戏称为“家具城战神”的他在洗衣房以晾衣杆为武器,将反派塞进滚筒洗衣机,既规避了老年人硬拼体力的不合理,也延续了他特色的“功夫喜剧”。梁家辉则在孤儿院走廊中手持短刃与30人近身缠斗,67岁的他每一刀都精准狠辣,癫狂中透着末路枭雄的悲凉。

  在影片内,当警方依赖的高科技手段失灵,黄德忠的“老派跟踪术”成为破局的关键。“我就是一个老派的人,喜欢看老派的电影,爱老派的帅哥,守老派的规矩,做老派的事情。”影片之外,豆瓣上一位ID为“小烨”的网友这样致敬“老派”功夫片。

  “老带新”,童年DNA动了

  上映一周,《捕风追影》豆瓣评分稳居8.1分,被称为“成龙十年最佳作品”。过去十年间,他从“功夫之王”沦为“烂片专业户”,《传说》《急先锋》等作品豆瓣评分均未超过5分,两个月前上映的《功夫梦:融合之道》仅仅收获500多万元票房,“成龙老了”“江郎才尽”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而《捕风追影》让观众看到了成龙的自我革新。动作层面,片中他不再强行扮演“年轻打星”,而是坦然接受角色的年龄设定——黄德忠走路时会扶腰,打斗后会喘气,但关键时刻的经验与智慧却无人能及。文戏层面,他与张子枫的忏悔戏贡献职业生涯高光时刻:提及害死战友往事时,手指颤抖、呼吸急促的生理反应,将创伤具象化。梁家辉在路演中感叹:“他的进步太快,真的让我感动了。”

  “老带新”模式下,年轻演员同样交出了不错答卷。张子枫饰演的何秋果,既有女警的干练,又有对前辈的崇拜,与成龙的对手戏被观众称为“《成龙历险记》真人版”:“像极了变老后的龙叔带着长大的小玉破案,童年DNA动了。”张子枫坦言:“被比作小玉是我的荣幸,《成龙历险记》也是我的童年。”成龙更现场认证:“她走在前面的背影,真有动画里那个感觉!”此沙更是凭借三个性格迥异的养子角色惊艳观众,从沉默寡言的打手到阴狠狡诈的智囊,每个角色的眼神与动作细节都截然不同。

  这些年轻演员没有模仿成龙的风格,而是在原有的框架中注入新的表演逻辑。在导演杨子看来,不管是片中新旧技术冲突还是新老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最终是一种融合,变成一种传承,一种延续,我觉得这是一件最美丽的事情”。

  融合新元素,开拓新思路

  在不少人崇尚视效奇观与碎片爽感的当下,成龙所承载的那种血肉真实的“老派”动作片,是否真的还有容身之地?

  市场似乎并未舍弃这种需求。前些年的《怒火·重案》票房超13亿元,谢霆锋饰演的反派,用刀拼杀出动作片的立足之地;此前《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成功再次证明,拥有纯粹动作张力与江湖情义的电影依旧拥有不少的拥趸。

  而《捕风追影》的成绩则让这份期待有了更确切的回响。成龙证明了自己“尚能饭”,而功夫片的未来,也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中愈发清晰。“《捕风追影》为日后的成龙电影、以及香港功夫电影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一个还过得去的故事,让演技派发光发热;‘量大质优’的打戏,融合新的动作元素,让更多能打的年轻演员顶上来。香港功夫电影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影评人曾于里如是说。

  当片尾字幕缓缓升起,电影延续了成龙电影的经典传统:播放失误花絮。年迈的成龙在威亚上踉跄失衡、打斗中被误伤……这些“不完美”的瞬间,不免令人心头一紧。

  “今年已经是我入行的第64年了。40岁时我认为要退休,结果老天爷一直给饭吃到现在。”面对依然支持他的观众,成龙动情承诺,“我会演一辈子,演到你们不看为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