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9-03 11:24

  园林始终是人类对理想栖居地的探索。从古典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园林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营造,更是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的体现。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如今,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盛大开幕,将东西方园林之美汇聚一堂。

  东方园林追求的是山水环绕、草木葱郁、云雾缭绕的自然秘境,要么是高耸入云的昆仑,要么是远在大海的蓬莱,看起来都是山山水水的。而西方理想的秘境则刚好相反,无论是从《圣经》的“伊甸园”到中世纪的“天国”都是规整的花园、对称的果园、相对而流的泉水,里面的一切都有着“完美的秩序”。也就是说,东方园林是“画家”的园林,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讲究写意与神韵;西方园林是“建筑师”的园林,是一座露天的宫殿,讲究比例与秩序。

  中国园林里,人是自然的“参与者”。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不把人与自然对立,而是追求“融入”。我们游览园林常说在“画中游”,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在西方园林,人是自然的“掌控者”。从古希腊的“柱廊园”到凡尔赛宫的园林,都是用轴线来“规划”自然,让树木、水流、草坪都服从人的意志。中世纪的修道院园林,规则化布局是为了划分种植区(草药、蔬菜),同时用围墙隔绝外界,更像“实用菜园+精神庇护所”,功能性很局限。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的贵族园林,大轴线、规则化布局更多彰显权力和财富。

  究其原因,东西方园林的造园主体不同是造成两种不同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造园的主流是独有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国的文人园林,并不是为了炫富或权力展示,而是把园林当成“精神自留地”,是“文人士大夫”退隐后的归宿。甚至到了明清,皇家园林也开始吸收文人园林的审美,比如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避暑山庄的文园狮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等等。

  中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提到过中国园林,但夹杂着不少传说。1599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参观南京瞻园时,认为“无论是园中漫步、读书,还是宴请宾客都十分惬意”。进入17世纪,欧洲掀起一股崇尚中国文化的热潮,中国园林受到高度关注。到了18世纪,中西方园林在“顺应自然”的理念上出现了部分交汇,中国园林艺术传入欧洲,其“自然天成”的趣味猛烈冲击了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形式复制,而是一种理念的注入,即打破严格对称、拥抱自然曲折、追求诗情画意的浪漫感觉。自然式的湖泊、蜿蜒的小溪取代了几何形的喷泉和水池,大量出现具有东方情调的点景建筑,如宝塔、亭阁、茶室、拱桥,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模仿树林、草地,而非修剪整齐的刺绣花坛,这些都是东方审美在西方结出的果实。

  英国邱园正是东方审美在西方的重要实践之一。邱园的设计师威廉·钱伯斯爵士年轻时曾在瑞典东印度公司工作,多次到访中国广州,并实地考察了中国建筑和园林,著有《东方造园论》,极力推崇中国园林艺术。钱伯斯在邱园中设计建造了一座十层、约50米高的中国宝塔(1762年完工),这是欧洲最著名、最忠实的中国建筑模仿品之一(尽管颜色等细节有出入)。宝塔作为制高点和视觉焦点,其作用类似于中国园林中的塔或楼阁,用于登高望远,俯瞰整个园景,这本身就是中国园林的常见手法。钱伯斯旨在通过宝塔、孔庙、中式亭阁等建筑,在邱园内创造一个整体的“中国体验”,将东方情调融入风景式园林的布局中。

  18世纪70年代,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凡尔赛宫苑内的小特里亚农宫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私密花园。这座花园完全摒弃了凡尔赛主宫那种恢宏的巴洛克式几何布局,而是采用了当时最新的“英中式”风格(由于这种中国式的花园最初是从英国传入法国,所以法国人称其为“英中式花园”)。园内充满了蜿蜒的小路、起伏的草地、自然式的湖泊(湖心设有爱神庙)、仿制的乡村农舍和一座小巧的中国式亭台。这座亭子装饰着中式的人物和图案,是王后品茶休闲的场所。

  不过从内涵上看,中西园林依旧差异很明显。中国园林的“自然”是“精神化的自然”,我们更喜欢用山水来隐喻人生哲思,寄托文人品格,所以中国园林的层次很多,既能直接欣赏美景,也能品味其中的深意。而西方园林的“自然”是“生活化的自然”,虽然增加了很多功能,比如林间步道供散步聊天、草坪供家庭野餐、湖泊供泛舟嬉水,但这些都是“改善生活品质的场景”,功能指向更偏向“世俗化的快乐”。文/记者 陈品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