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破茧·乘洲·出发: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正式开启
首页> 文娱频道 > 正文

破茧·乘洲·出发: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正式开启

来源:北青网2025-09-05 16:48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嘉兴市禾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影·联和电影院线、嘉兴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国际交流与合作部、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浙江劳雷影业有限公司、SFC上影影城(嘉兴八佰伴LUXE店)、嘉影银河影城(嘉兴合乐城CINITYLED店)协办的青年电影周系列活动——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将于北京时间9月14日到9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举办。

  本次电影展以“绿洲”作为视觉主题。绿洲,在荒漠中孕育生机,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也象征了真诚、热情的青年电影人在影像中寻找表达与新形式的美,以及其茁壮成长的姿态。同时,青年电影人犹如嫩芽一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用创作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沃土,这样的精神与“绿洲”的意象亦不谋而合。影展以“首作”为核心命题,通过系统性的展映与推选实践,打捞青年导演最初的创作冲动,激发他们面对现实语境的表达勇气。同时,探索其与市场之间的联结路径,进而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培育真正“能走远”的青年导演。由此出发,延伸出“破茧成蝶”这个活动大主题,寓意了青年电影人正处于成长与蜕变的关键阶段,他们像茧中孕育的生命,通过不断探索、尝试与挑战,挣脱束缚,逐渐找到独特的声音与影像语言。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羽化的过程,他们以坚韧与想象力,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跨越,最终展翅高飞。

  自“绿洲”出发,以首作“破茧成蝶”。在本次的主视觉中,绿色的层叠与延展,体现了绿洲的丰盈与流动感,而点缀的蝴蝶元素,则寓意着青年电影人的创造力与飞翔的姿态。人群沿着绿意行走,像是穿越荒原的跋涉者,也像是逐梦路上的同行者。正是在这片属于青年影像的绿洲上,他们彼此激励、彼此见证,共同绽放属于时代的光芒。

  以青年之名,十年焕新

  自2014年成立以来,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继承吴天明导演毕生为中国电影拼搏与奉献的精神,以公益作为出发点,聚焦产业、人才、项目,重点培养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三大人才体系;以活动为载体,举办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和戛纳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切实助力青年电影人的成长与发展。过去十年,与数不清的青年电影人携手并进,见证他们或成就自己的创作初心,或找到自己的创作路径;力邀资深电影从业者共同护航,见证青年电影人接轨国际,踏上更广阔的世界电影舞台。

  2025年,是专项基金“新十年”的开始,在这样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脱胎于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应运而生。影展以“看见起点”为出发点,不是为了表彰已然成功的名字,而是希望为仍在起步、仍在探索可能性的青年导演,提供一套现实的参照和鼓励。

  首届影展以“大师首作”作为焦点,用一系列电影大师的首作影片进行展映,力求用划时代创作者最初的影像表达来为今天的青年创作者建立参照系统。同时,吴天明青年电影展将通过“首作之上·荣誉推选”单元,打通青年导演从首映突围到初登国际舞台的孵化通道。

  作为吴天明青年电影展的核心竞赛机制,“首作之上·荣誉推选”单元希望通过双重评审机制,全面发掘青年导演首部及第二部长片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搭建一条贯穿创作、上映直至国际推广的全链条扶持通路。

  大师或新锐,不同时代的青年电影人用“数年磨一剑”的精神与热情成就了首作诞生的可能性,也希望在新十年这样的重要节点,秉持着同样的热情与坚持,让“首作”拥有被看见的可能与权利,而非遥遥无期的上映时间,或上映后极少的排片。

  因此,吴天明青年电影展更像是一次应当下电影环境而进行的升级,助力青年创作者的初心不变,但求寻找更为贴切有效的方法,让更多青年导演实现从“首映突围”到“初登国际舞台”的关键跃迁。

  共首作之上,未来可期

  在这个影像易被制造,也更易被遗忘的时代,为何仍要如此关注一位导演的首作?因为它通常是最不计得失、最贴近生命本能的表达。它或许不完美、不成熟,却真实、尖锐,带着无法抑制的创作欲望与对世界的初次发问。这种原始的冲动,能够成就电影史上最动人的片段,也是当下无数青年创作者的精神坐标。

  本届影展之所以提出“首作之上”的概念,是不局限于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而是将可能性从首作延展到他们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一方面希望青年导演突破首作的偶然标签,拥有更多面向市场的可能性,为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成长道路;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建立专业评审团与观众评审团的双重机制,保障作品艺术品质的同时也确保更多青年导演的作品与观众实现有效对话。这是一次如“首作”般新鲜且锐意的尝试,亦如“首作”般需要打磨与校准,最终走向更广阔的电影世界。

  自首作出发,吴天明青年电影展将持续深耕青年创作土壤,陪伴青年创作者走过最关键的起步阶段,实现在理想与现实,艺术与市场之间,共同探寻中国电影下一步未来的可能性。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