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卜大炜
中山公园音乐堂日前举办了一台音乐会,由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蒋雄达指挥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演出“浪漫之旅——世界经典小夜曲音乐会”。音乐会开场,百名小琴童是台上主角,他们奏响了两首中国“小夜曲”:蒋老师创作的《海上夜曲》和改编的《东方小夜曲》,台上由大哥哥、大姐姐组成的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为他们精心伴奏。太阳青少年乐团每年暑期的音乐会,都要为琴童们保留这样一方音乐天地,让他们在学琴初期就能登大雅高堂。
每年这台音乐会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小夜曲”。我们从这台音乐会上听到有海顿的《D大调小夜曲》、德里戈的《G大调小夜曲》、古诺的《G大调小夜曲》、舒伯特的《d小调小夜曲》和布拉加的《天使小夜曲》。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风姿绰约,可以组成一个多风格、多色彩的万花筒。孩子们演奏这些作品,将它们当作开拓音乐视野的花卉,而不仅仅是窗前月下的小品。而在小夜曲这个大集合中,蒋老师还特意撷取了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埃尔加《e小调弦乐小夜曲》和柴科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这样大型曲式的作品则将孩子们的音乐演绎品位和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让观众对小夜曲的概念有一个梳理,加深对小夜曲的认识。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是规规整整的奏鸣曲式经典,但充满了年轻人的青春动力。埃尔加的《e小调弦乐小夜曲》让孩子们接触到近现代交响乐作品中对和声色彩的捕捉。而柴科夫斯基的《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则让孩子们学习到交响化思维的戏剧冲突在音乐中如何呈现。
加演节目是乐团每年的保留节目:五名团员从乐队不同位置走到前列,齐奏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一派独奏家的风度。常说这首色彩绚丽而技巧高深的乐曲是“专业和业余”的分水岭,但对于太阳乐团的孩子们来说,能演奏的孩子远不止这五名,年年更替,永不中断。无论他们将来是否搞专业,这首乐曲永远是他们生活中闪光的坐标。
音乐会上还演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冬”的第二乐章、莫扎特《G大调第三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版”及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柔版”,这些优美的抒情旋律与小夜曲异曲同工。此时乐队中加入了六件管乐,少而精,事半功倍,乐队的表现力瞬间提升不少。太阳乐团演出的许多曲目都精当地加入了管乐器,总谱都是经由蒋老师编配。一台音乐会,蒋老师从策划、选曲、配器、指挥、排练,年近九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一台精美古典音乐作品的音乐会,就是一堂生动而卓有成效的美育课。乐团创建35年来,在国内外演出了四百多场音乐会,录制了多盘音像制品。太阳青少年乐团的孩子们大多品学兼优,不少人成绩名列前茅,一批一批的团员走向国内外高等学府,有从事音乐专业的,有从事非音乐专业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走向世界,这样的美育熏陶都会使他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