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老舍”赏好戏逛北京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跟着“老舍”赏好戏逛北京

来源:北京日报2025-09-24 10:28

  记者 王润

  9月至12月,“大戏看北京·2025第九届老舍戏剧节”在京举办。本届戏剧节以“戏韵京秋·文心化城”为主题,延续“呼唤戏剧文学精神”的宗旨,紧扣民众情感、人文关怀、民族语言、国际视野四大主题,精心策划3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展演与10余场特色戏剧文化活动,在17个剧场开展展演,通过丰富戏剧活动联动全城,打造北京戏剧文化名片。

  国家话剧院将带来《四世同堂》。

  重磅大戏新作齐亮相

  本届戏剧节将上演7部老舍先生经典剧目,数量再创新高。由濮存昕、斯琴高娃等艺术家联袂带来的纪念演出《文学响宴——老舍的城》将率先登场,通过诵读与音乐的碰撞,浓缩展现老舍笔下北京风骨与人文温度。国话版《四世同堂》、全男班《骆驼祥子》以及曲剧《茶馆》《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羊圈胡同》等,将生动演绎老舍笔下的北京市井风情,传承北京的文化底蕴,向经典致敬。

  全男班《骆驼祥子》将亮相。

  秉持戏剧节“大戏、好戏、首演戏”的办节理念,本届戏剧节首演剧目达三成。改编自老舍作品的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李师江同名小说的悬疑舞台剧《六个凶手》,吕铮同名小说话剧《三叉戟》等题材多元、视角新颖的新剧,将在本届戏剧节首演。

  不仅深耕本土创作,本届老舍戏剧节更引入多部重磅好戏、大戏。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悬疑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将先后登台。此外,英国国家剧院《认真的重要性》、百代现场《大鼻子情圣》《日本朋克五右卫门摇滚3》等优质剧目将在高清放映单元与观众见面。放映期间,主办方还将邀请导赏嘉宾解读细节,带领观众深入领略戏剧魅力。

  话剧《我这半辈子》将首演。

  将舞台搬出剧场探索“新空间”

  老舍戏剧节继续关注和鼓励创新戏剧形式与内容,在“新空间剧场”单元,多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戏剧作品精彩亮相,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与互动参与感。

  城市狂想喜剧《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沉醉式音乐话剧《哈姆雷特1001》、新空间戏剧《一个人的旅行》等作品,将演出场地从传统镜框式舞台移至商业综合体、历史建筑、旅游景点、文创园区、公共空间等更多非典型剧场,打破演员与观众的固有界限,通过沉浸、互动和环境叙事等手法,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深度参与感,形成典型的“演艺新空间”实践。

  本届戏剧节还推出多场主题对话和互动活动。以“在回望与展望中前行”为主题,对“作品的诞生与生长”“现场的坚守与重塑”“老舍与西城文化渊源”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让戏剧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

  本届戏剧节构建“高校+社区”双向路径,联合鼓楼西剧场推出高校剧团公益展演,为不同院校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助力戏剧新生力量成长。组织主创与演员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让普通市民从“观众”变为“参与者”,切实感受戏剧魅力。

  本届戏剧节继续秉持“让戏剧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理念,联动王府井、隆福寺、前门、北京坊、大吉巷等商圈,推出戏剧巡游、快闪表演、文创市集、亲子工作坊及剧目主创分享等活动,通过文商旅深度融合,发挥城市戏剧节聚人气、促消费的功能,释放城市艺术节的独特魅力,打破艺术与日常的边界。

  戏剧节还特别推出多条融入戏剧元素与文学故事的“跟着老舍逛北京” Citywalk路线,串联其文学作品及话剧相关场地,公众可在漫步中感受北京的历史与现代,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可获取“观演出行地图”,助推文旅消费升级。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