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海边,办一个喜剧节
首页> 专题频道> 文娱专题> 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 > 正文

在海边,办一个喜剧节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24 11:39

  刘少华

  “第一次觉得老乡这么应景,夏雨一来,真的下雨!”舞台上,山东青岛籍艺人黄渤对老乡夏雨的调侃,引起了观众一阵欢笑。

  9月19日,初秋细雨中,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在有百年历史的青岛里院正式开幕。在这里,红瓦绿树的老城风景与象征欢乐的吉祥物“喜橘”相遇,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与喜剧艺术的活力碰撞。

  这“一街好戏”,将持续十天。

  倾力推出“一街好戏”

  里院是青岛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脉。本届喜剧节充分结合里院建筑特色,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

  9月19日傍晚,里院街区进入“欢乐时间”:百余位身着特色服饰的“喜橘人”沿街巷开展巡游,带来活力十足的团舞表演;国内首创蒸汽朋克风巡游在街头上演;歌手龚琳娜献唱《歌行四方》,高亢悠扬的歌声响彻海边。

  今年的“一街好戏”格外热闹。德云社、开心麻花、单立人喜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等26个团队带来总计71场演出;首次实现脱口秀、相声、默剧、即兴喜剧、漫才、皮影戏、快书、双簧等几乎所有主流喜剧、新兴喜剧和传统非遗形式同台演出。

  本届喜剧节还同步设置了喜剧嘉年华、喜剧工作坊、音乐派对等多项活动,以喜剧为纽带,为青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我们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的观众,当然需要各种类型的喜剧都能参与进来。”黄渤介绍,今年的喜剧盲盒和街头巷尾的喜剧有800多场,观众可以密集观看各式各样的演出。

  “只要能让老百姓开心就好”

  9月20日,里院喜剧节开幕活动“里院共话”,在青岛中国电影院举行,嘉宾们围绕“中国喜剧百年”“喜剧表现形式的演变”等话题进行探讨。

  活动开场放映了片长23分钟的《劳工之爱情》,据了解,该片是中国现存最早尚可观看的电影。巧的是,中国电影院作为中国人在青岛创办的首家电影院,创办人正是该片导演张石川。时隔百年,这部电影回到了导演创办的影院公映。

  看完之后,陈佩斯认为:“我们(喜剧)前面其实是有里程碑的,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欣慰的事。”宁浩从导演角度评价:“在那时候,已经奠定了今天喜剧的基础。”黄渤则感慨:“一百年前我们为了欢笑作出过这么大的努力。”

  从历史到今天,对于喜剧,大家都有话要说。

  “中国观众对于喜剧的需求量很大。”著名主持人倪萍说,“我喜欢喜剧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它真的让你内心产生‘很扎心’的欢乐,他们有从苦中表达出幸福快乐的能力。”

  今年夏天,电影《戏台》在暑期档深受好评。作为编剧、导演,陈佩斯在感谢各方对《戏台》的高度关注后说:“喜剧的形式在变化,默片时代靠故事、肢体、表情,有声电影之后靠语言加故事,但仍然要有好的故事。”

  “只要能让老百姓开心就好。”陈佩斯说。

  让喜剧回到街头巷尾

  本届里院喜剧节由黄渤、黄晓明、黄子韬、范丞丞等四位青岛籍艺人联合发起。而作为里院喜剧节的举办地,青岛有着独特的喜剧文化。

  “青岛人就连见面夸你都是损着夸。”作为青岛人,倪萍对此感触很深,她觉得,青岛人的幽默背后,是温暖、善良的地方文化。她回想小时候的里院,总是充满着生活气息。正是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诞生了无处不在的幽默文化。

  回到街头巷尾,正是里院喜剧节的一个特色。这次喜剧节,许多剧目就在街头表演,像老北京的天桥那样,以喜剧最早的样子,跟观众特别近距离地交流。

  “我们希望给青岛留下一些我们自己的文化记号,希望青岛不仅仅是一个海洋之都、啤酒之城,是一个电影之都,更是一个欢乐的喜剧之城。”黄渤说。

  “喜剧节的成长一定跟老百姓的喜爱、接受是分不开的,希望我们不断尝试,把一些经验总结下来,能够办得越来越有自己的特点,越来越接近观众的需求和喜爱。”黄渤表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