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AI音乐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5-09-29 10:25

  如今,越来越多“AI音乐”出现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比如:德国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2日,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成立25周年音乐会上,一台名为“MAiRA Pro S”的AI三臂机器人登上指挥席,引领乐团演奏维兰德·赖斯曼的《交叉节点》和安德烈亚斯·冈拉克的《半导体杰作》。机器人指挥通过三个类似光剑的手臂来完成指挥动作,每个手臂分别对应乐队不同声部,从而实现复杂节奏律动的协调,其应对能力在复杂乐段中尤为突出,这一创新之举在德国尚属首次。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9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在其主题活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一个名为“智音”的AI机器人指挥,携手广西交响乐团,精彩演出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发的AI作曲系统所创作的管弦乐《欢迎》,该创演过程为探索AI与传统作曲的优势如何相得益彰地联合提供了创新实践。

  被誉为“音乐版ChatGPT”的Suno V4.5+,由Suno AI(音乐生成平台)推出,已将单曲生成时长延长至8分钟,生成音乐速度达23秒/分钟。其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今年9月,其用户数量已升至5000万。

  当下国际流行AI音乐应用百花齐放,已超百款,中国软件亦表现不俗——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独立发行的新歌作品中,AI生成作品占比56.9%;而网易云音乐AI创作平台“天音”,已累计产出原创音乐达4万余首,数量惊人。这使全球AI音乐市场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根据国际权威的动态市场研究平台“Research and Markets”《直至203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音乐市场的机遇与策略》报告所公布的数据,2024年“生成式AI”音乐全球市场价值已达4.19亿美元,并以53.34%的年增长率发展。该报告预测,至2034年,其全球市场价值将达到225.7亿美元。

  AI音乐以席卷之姿进入文化、艺术、教育、娱乐等领域,为社会、产业和专业带来众多机遇和变革:首先,AI大大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专业界限一定程度上被打通,实现了音乐创作的民主化和大众化,无专业基础的普通人亦可通过AI生成内心的“音乐之声”。再者,AI音乐极大提升创作效率、优化成本,改变产业形态。如中国深圳AI企业“云天励飞”的一名普通员工,调用9个大模型,一天内便完成公司11周年纪念视频制作——包括作词、编曲、视觉、演唱等各部分工作,全部都是由AI完成的。根据全球市场调查及报告出版商恒州博智《全球AI音乐软件市场技术革命与产业格局演变深度研究(2025—2031)》公布的数据,AI音乐在提高效率、优化编创演制作成本方面的优势,已推动了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如昆仑万维的Mureka(AI音乐创作工具)已实现约1200万美元年化毛收入;虚拟偶像商业化方面,2025年8月,AI虚拟乐队“The Velvet Sundown”在在线流媒体音乐播放平台Spotify上的月均活跃听众数达到了130万;版权交易增长令人重视,AI生成音乐版权交易额预计将超过8000万美元。同样,AI也促进音乐教育产业创新,催生新兴专业。AI正在重构音乐教育“教、学、评”闭环,AI系统通过实时音频分析、毫秒级节奏偏差分析、手指运动参数捕捉等技术,提供精准诊断,提高教学训练效率和效果,为音乐深度个性化学习提供现实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催生新音乐专业,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创立音乐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新型人才。

  尽管当前AI音乐发展渐臻佳境,但仍有不足。首先,AI目前尚无法真正实现人类情感,其生成的旋律结构缺乏深层情感体验;同时,在一些创作应用场景中,也曾出现文化适应偏差的问题,进行一些关于民族、民俗音乐元素的创作时,AI可能会错误地组合文化元素。其次,AI音乐版权问题。关于“AI生成”的音乐作品是否可享有版权保护,国际相关领域尚未明确达成统一。而AI模仿和学习,也未明确确定是否构成侵权。在署名权方面,国际强调数据监管,要求明确人类创作者与AI的贡献比例。相关法律规定逐渐出台,如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对“AI生成”的音乐作品,提出了需标注AI参与情况的要求;我国则规定音乐训练数据需获版权方授权。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就业”。AI编曲、制作生成软件很大程度替代了初级编曲师的作用,导致相应岗位消失。同时,另一种隐忧也浮出水面:目前AI音乐创作存在大量同质化与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其铺天盖地被运用到文化娱乐领域的状态,也因此可能造成某种“话语霸权”,从而反向塑造被覆盖人群的音乐趣味、素养、审美,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而就人类既是听众也是情感艺术的创演者这个层面上来说,音乐是人类的本能,人类从全身心参加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此感受并非AI音乐可以简单置换。中国古代著名诗歌理论著作《毛诗序》中,如是表达了人类艺术与情感之间的表里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以合唱艺术为例,这是通过人与人合作共同完成演唱的行为,使参与者提升艺术审美、人文素质,同时亦强化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对于人类的情感诉求,AI无法越俎代庖。如童声合唱,它有效助力儿童美育教育,增进儿童心理成长,是引领儿童学习倾听、协作、尊重、意志、纪律等基本素质的良好途径。亦可成为儿童走向专业音乐艺术之路的基础,更扩大着音乐观众的规模。2024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海盲童学校合唱团与上海绣球花小合唱团共同组成的上海市残疾人艺术团融合合唱团,受邀献演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水准令人称道,亦引发全社会广大民众对残障儿童权益的关注与热情。

  而合唱艺术亦是国家文化传播国际的音乐名片。2024年圣彼得堡国家卡佩拉合唱团应邀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演唱俄罗斯民族合唱歌谣作品,使中国听众跳出熟悉的交响乐、钢琴等所代表的“艺术家的俄罗斯”,感受到另一个生动的“民间的俄罗斯”。

  更重要的是,以“民众”为参与主体的合唱,在铭记历史、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方面作用非凡。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阅兵式前暖场阶段,由北京40所高校3000名学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演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首抗战歌曲,合唱串联起14年艰苦卓绝抗战历史,引领观众重温共同家国民族不屈记忆,唱响中国新时代新青年的最强音。这更是AI无法实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AI音乐大潮席卷之际,以现场表演为主的剧院也方兴未艾。以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代表之一、被誉为“AI之城”的浙江杭州为例,这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大都市,AI音乐与艺术剧院发展各美其美,并行不悖。分属杭州各城区、服务市民参与文化艺术生活的大剧院不断建成,除了已经交付并完善运营的杭州剧院、临平大剧院、杭州大剧院、金沙湖大剧院等城市文化艺术地标外,新建中的“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将于2028年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AI音乐的未来,当下我们该做些什么?政策法规需完善以适应新时代要求,明确AI音乐版权归属,规范数据使用,加强监管;音乐教育需与时俱进,革新思维、模式,培养音乐与AI技术交叉学科人才;音乐创作者应加强深度专业学习、强化自律精神;创作者、平台、技术公司应合作建立行业标准,抵制低质AI音乐。

  不可否认的是,AI正在成为音乐创作的有力助推器,音乐表演的超级合成器,还将成为音乐传播的全息放大器。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大赛指挥组评委;本文系作者在第十一届圣彼得堡联合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无人机灯光秀迎国庆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