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男主“缺失”聚焦全女性话题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男主“缺失”聚焦全女性话题

来源:北京晚报2025-11-17 10:12

  国产家庭情感剧再“升级”,家庭情感剧《四喜》上周开始在央视八套、腾讯视频首播,剧集开播仅37分钟收视率便突破3%,成为央视八套史上最快破3的剧集第二名。剧中男主“缺失”,聚焦全女性话题,全新的剧情模式就此打开。

  ■矛盾

  “三妈争女”展开家庭情感戏

  该剧改编自清扬婉兮小说《有喜》,以“三妈争女”为核心矛盾,讲述新婚怀孕的沈明珠(童瑶饰)在遭遇家庭变故后,与亲生父母、养父母及公婆三对长辈之间展开的情感故事。作为沈家抱养的女儿,沈明珠身上天然隐含着与养父母、亲生父母之间的关系难题,而原本家庭幸福美满的沈明珠,突逢新婚丈夫的意外离世,怀孕在身的她是否应该保留遗腹子,同样也是剧情的核心矛盾之一。

  在这种一团乱麻的人生底色中,沈明珠还要处理家大业大的婆家与自家经济条件上的悬殊差异,而婆家在其丈夫过世后猛然翻转的态度并不是故事的终点。习惯过分操控他人的婆婆在处理二人关系上的强硬,也是沈明珠面对的最大困难。从沈明珠这个人物出发,可以看见多组核心矛盾皆围绕其展开,包括是否生育遗腹子的婆媳矛盾,是否认亲的母子关系矛盾,以及如何处理与养父母关系的天然难题。

  故事并没有打算让沈明珠孤身一人解决以上诸多困境,反而插入一笔,为其增加了一个亲生姐姐许知夏(蒋欣饰),借以助其打破僵局。在前半段剧情中,故事主要围绕着许知夏如何打破与沈明珠的隔阂,姐妹成功相认,同时也在许知夏的副线上将当代女性所面临的职场和生育难题摆到台前。

  《四喜》乍看之下充满了狗血冲突的元素,不管是女性生育的自主权,抑或是婆媳关系中的家庭斗争,还叠加了被领养的女儿与原生家庭和养父母之间的爱恨纠葛,可谓是一位中年女性可能遭遇的人际关系问题之集大成。

  ■内核

  家庭冲突之下保持真诚温情

  剧情看似“天崩开局”,剧中由童瑶和蒋欣饰演的两位孕妈却并未怯弱,她们面对各自人生的困境,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大女主的姿态。无论是与婆婆的“明争暗斗”,还是在职场的杀伐果断,两位此前未曾谋面,认亲后又血脉相连的姐妹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却出奇地一致,沈明珠并非屈服于婆家的情感绑架而保留腹中胎儿,更多是出于身为人母的自觉和独立做出决定;面对夫家催生二胎的要求,许知夏则在搞事业的路上一往无前,维护生育自主权。

  剧中所谓的“三妈争女”,看上去鸡飞狗跳,处处是冲突,而开播就拉高的收视率也印证了这种充满冲突元素的故事有着忠实观众群体。不过,《四喜》并没有任由剧情奔着狗血而滑落,剧中人物的本色始终坚守着善良本性,人与人之间相处依然充满真诚与爱意。

  正是在养母数十年如一日的培养下,沈明珠才得以长出自由而独立的灵魂,个性勇敢而坚强。面对亲生母亲突如其来的热情,婆婆蛮横霸道的专制,沈明珠也自有应对之道。剧情故事表面是家庭伦理,内里实则温情脉脉。这是《四喜》没有主题跑偏的关键,也是其得以打动观众的上策。

  ■亮点

  集合国产剧中妈妈专业户演员

  本剧虽以沈明珠和许知夏为主线,单看剧情是女性题材,围绕沈明珠身世展开的人物关系中,亲妈、养母和婆婆构成的“三妈争女”更是集合了国产剧中“妈妈专业户”的演员代表。

  出演沈明珠养母的林晓杰早在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中就备受关注,她所饰演的母亲温柔善良,对女儿百依百顺,典型慈母形象也延续到《四喜》中。亲妈则由“悍母”专业户许娣出演,在《我的前半生》中就演活了市井小民的许娣这一次塑造了一个略带苦情但依然咋咋呼呼的母亲角色。至于婆婆的扮演者岳红,则贡献了该剧开播以来广为传播的“燕窝梗”,岳红将势利眼婆婆的居高临下与刻薄任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子女极端的掌控欲也成为婆媳关系乃至其个人亲子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此外,许知夏婆婆的扮演者朱茵,更是都市剧中的“妈妈专业户”。

  《四喜》首次集中地将上下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问题搬上荧屏,除了作为主角线的两位中年女性,夹在其中的四位母亲更是集合了各种中国妈妈的经典类型。在一众妈妈专业户精准而富有烟火气的表演下,《四喜》聚焦的中女议题与两代中国女性之间的代际冲突也随之展开,这也对该剧展示的社会视角进行了明显扩容。

  不过,《四喜》的强情节与人物困境也被评论认为有过分“短剧化”的倾向,后续如何处理好这场闹剧开局下的家庭大戏,还得看创作者是否具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功力。记者李夏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