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人艺新戏闪烁女性群像高光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北京人艺新戏闪烁女性群像高光

来源:北京日报2025-11-17 09:58

  记者 王润

  98岁高龄的卢燕亲自翻译剧本;两位能演会导的女导演唐烨与龚丽君默契配合;龚丽君、陈小艺、张培、白荟、原雨、陈红旭等众多人艺实力女演员在台上激情爆发,尽情绽放;濮存昕、邹健、刘辉、李珀等男演员甘当“大绿叶”衬托……北京人艺全新推出的根据美国剧作家崔西·莱茨荣获2008年普利策戏剧奖剧本创作的话剧《小郡之秋》,于11月13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首演,收获观众如潮好评,连演十五场票房火爆。

  北京人艺话剧《小郡之秋》剧照,龚丽君饰演的母亲(左二)与陈小艺(右一)、张培(左一)、原雨(右二)饰演的三个女儿在一起。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

  98岁卢燕匠心独运打磨译名

  身为深耕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艺术家,卢燕多年前曾为北京人艺翻译过剧本《洋麻将》,经由人艺几代名角演绎成为舞台杰作。这一次,她饱含对戏剧和人艺的赤诚,不仅推荐并翻译了《小郡之秋》的剧本,更赋予剧名深刻含义:“《小郡之秋》原作名为August:Osage County。初读剧本时,我不由想起中国影史经典《小城之春》,虽然时空悬殊,却同样剖析濒临破碎的家庭关系与女性内心的挣扎。若说《小城之春》在春意将发中蕴藏隐忧,那么《小郡之秋》则以‘多事之秋’的萧瑟,铺陈真相与情感的震荡——枝叶将落,亦更见树之形与根脉之错综。”

  “虽是一个美国家庭的悲喜剧,但其中激荡的人性、纠结的亲情与女性的自我追问,足以跨越语言与地域,让我们彼此照面。”卢燕希望不仅以饱含深意的译名,唤起大家对季节意象的文化共鸣,同时盼望能在观众心中留下回响,“当剧场灯光渐暗,愿您与至亲坦诚一席;当故事收束,愿理解与爱在生活里续写。愿这座‘小郡’的秋天,成为我们各自心灵洗涤的一个起点。”

  据透露,本轮演出期间,卢燕还将特意从美国赶回北京,亲自见证这部她投入颇多心血的作品被搬上人艺舞台。

  “姐妹花”导演坚守人艺理念

  《小郡之秋》的成功,离不开唐烨与龚丽君这对“姐妹花”导演的默契配合与全力付出。从剧本遴选之初,两人便达成共识:要打造一部由女演员挑梁、凸显家庭亲情的现实主义作品,并且坚守“还原老人艺鲜明人物塑造”的创作理念。

  唐烨对剧情节奏的整体把控与龚丽君丰富的表演经验碰撞出灵感火花,并对演员提出严苛的要求:“不管戏多戏少,每个角色都不能放弃”;既要吃透人物内心的丰富性,将自己的人生阅历融入到角色当中,又要在规定情境内保持30%的即兴空间,让表演“活起来、有新鲜感”。这种“既要生活质感,又不流于琐碎;既要情感爆发,又不失节制”的平衡之道,让整部剧的表演极具戏剧张力。

  人艺前所未有的“大女主群戏”

  作为北京人艺前所未有的以女性群戏为主体的作品,《小郡之秋》集聚众多兼具颜值与实力的优秀女演员,构成了舞台上最耀眼的风景线。她们个个具有挑梁的能力,在这部展现一个家庭几代女性情感纠葛的悲喜大戏中,各自发光又默契相融,将亲情羁绊、人性博弈演绎得淋漓尽致。

  龚丽君扮演的母亲维奥莱特,像是一棵被毒素与岁月侵蚀殆尽,却仍要强撑门面的老树,从骂骂咧咧登场,到得知丈夫失踪后,对赶来的女儿们流露内心的恐惧与脆弱,又在彼此的争执与攻击中不断暴露出让人惊呼的秘密,她将这个深受原生家庭伤害、又在多年婚姻生活中百感交集、通过大量服药想要摆脱痛苦,但终因自私和执念陷入孤独的女性的复杂心理状态展现得层次丰富,感人至深。尤其一段产生幻觉后的疯癫独白,让人窥见一个女人一生的荒凉,堪称“封神级”表演。

  一向个性十足的陈小艺扮演的大女儿芭芭拉,强势的性格令她想要如利斧般砍倒这棵“病树”,却发现自己与树根脉相连,她试图纠正家庭的混乱,却在与母亲一次次的争吵中,惊恐地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她最想逃离的人。这样由爱与痛共同砌成的围城,何尝不是世间无数亲密关系的隐喻?

  以往优雅的白荟,在剧中以姨妈身份出现,竟然开口大骂;风情万种的张培,却被束缚压抑在“老姑娘”状态之中;头发染成红色的原雨,也一改古典美女形象,乐观的态度背后隐藏着不可言说的隐痛;陈红旭以娇小身形扮演15岁的逆反少女,得不到家人理解,却向周云情扮演的印第安女孩袒露心迹……在这部被观众称之为“神仙姐姐打架”的戏剧中,每个女演员都以颠覆和突破性的表演,令观众在赞叹她们演技的同时,更为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又哭又笑。

  濮存昕、邹健、刘辉、李珀、闫巍、郝贾沛钊等人艺老中青几代优秀男演员,扮演的是这些女性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家庭成员,无论戏份多少、角色大小,他们都以细腻生动、精准到位的表演,让这出展现人性和亲情的家庭情感大戏呈现出更多发人深省的人生切面。

  “没见过这么好笑的悲剧”

  让戏迷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小郡之秋》不仅在剧情上与《雷雨》《晚安,妈妈》等话剧有相通之处,而且演出阵容囊括了人艺《雷雨》各个版本的“三个繁漪、两个四凤”;龚丽君和陈小艺这对老同学,在《晚安,妈妈》中就曾演过母女,这次再次以母女身份同台飙戏,甚至上演吵架动手场面,让观众大呼过瘾。

  从首演以来,《小郡之秋》赢得无数观众的盛赞,并在网络平台上引起剧情热议。大家既沉醉于“下半场密集的笑点”,又动容于“每句台词都有丰富内涵”的深度,即便有人曾对“狗血剧情”心存顾虑,但仍被“真实可感的家庭故事”打动。有观众直言“上半场的铺垫让下半场的反转更具力量”,更有人感慨“没见过这么好笑的悲剧,每一个角色都鲜活,每一句台词都精彩”“久违了那种老人艺扎实的表演风格”。还有人借用剧中台词感言:“人生是漫长的,但幸好有这样的好戏陪伴!”

  该剧将持续演出到11月29日,陪伴更多观众在北京的深秋中,享受戏剧、思考人生、感悟亲情,唤醒内心更多的爱与理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